保靖县:“红蓝”辉映创标杆 酉水大地争守护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2-11-30 18:19

近年来,保靖县蓝天救援队遵循博爱、奉献的志愿精神,在各种危险灾难面前,竭尽所能挽救他人的生命,共开展公益救援259次,累计出勤1.6万余小时,帮助数万群众渡过“生命关”“安全关”“财产关”。先后荣获“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领受锦旗12面。

突出党建引领,筑牢战斗“红”堡垒。强化党建“红”引领,发挥公益“蓝”守护,将党建贯穿工作始终。一是落实党建责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引导党员队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2017年党支部成立以来,在疫情防控战场、抗洪救灾一线,党旗所指,救援队伍始终出现在险情出现地方,共参与志愿服务1500余次。二是抓实支部带动。实行支部书记、两新组织负责人双向进入、一肩挑,落实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全年召开党员大会12次。执行任务时,由党支部研究具体施救方案、秘书组出具救援地点地图、后勤保障组及时跟进设备、医疗救援组跟进生命保障、搜救组抵达一线救援等多个环节、多个组别形成严密的行动组合。三是发挥先锋作用。近年来,在救援一线培养党员5名,把3名党员培养成为骨干力量。党员队员主动投身到灾区建设、疫情防控的一线岗位,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高水平”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保证救援的及时性,队员时刻保持“时不我待”“争分夺秒”的“执行力”,展现“毅然决然”“赴汤蹈火”的“战斗力”,在艰苦的环境下,始终保持最饱满的精气神。

扛起社会责任,打造救援“蓝”战士。越是艰险越向前,始终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尽最大努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当疫情前沿的“马前卒”。2020年新冠肆虐,保靖县蓝天救援队闻“疫”而动,设立3个蓝天党员先锋岗,全队35名队员在各防控卡点、在学校、在企业、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先后9次对城区所有公办学校进行全方面消毒。二是当灾情面前的“排头兵”。今年收到破冰行动的指令后,出动车辆24台次,志愿服务62人次,服务时间175小时,迅速筹集发放八宝粥526瓶,姜茶千余杯。在抗旱救灾中,持续开展送水活动,同时联系社会公益组织和爱心企业,积极筹集抗旱救灾物资,为比耳镇双福村援助水管3000米,为阳朝乡援助水管3000米,为吕洞山镇黄金村援助抽水机2台,为碗米坡镇援助灭火器50支,把最前线最缺的物资送到受灾群众手中。三是成百姓心中的“及时雨”。近年来,相继参与了河南新乡城市洪灾、永顺高坪天坑、吉首朗坪水上等救援活动,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投身战斗。现任副队长彭娟,全年投入公益服务时间达600小时以上,参与张家界天门山救援、怀化辰溪抗洪、永顺天坑救援,被评为“州三八红旗手”“优秀青年志愿者”。

坚定理想信仰,忠实守护人民群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惜流血牺牲,靠的是一种信念,为的是一个理想。一是坚持做好公益。作为一家社会纯公益紧急救援机构,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蓝天救援队员们不求名、不谋利,因为心中有党,所以拿生命做专业志愿服务,7年来自筹工作经费60万元,其中50万元用于采购装备,5万元用于救援支出,4万元用于培训学习。二是加强平时备战。秉承“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理念,制定了专业的训练计划,由于多数队员是普通上班族,实行周末有险抢险、无险训练模式,开展基础体能、装备使用等各类训练。年纪最大的57岁党员队员彭辉军,入队5年来,累计参与救援950小时,每年志愿服务时间最长,身患严重的腿脚痛风依然坚持训练。三是吸纳新鲜血液。在蓝天救援队员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热爱公益的年轻人积极加入这支队伍,注入更多的生机活力,当前共有队员35名。入队之前从事货运司机的龚正华,入队后加入共产党,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队务主管,每年出队50余次,近300小时。在老“蓝天人”郑微的感召下,其子贾郑顺接过了母亲“接力棒”,成为一名优秀的“蓝二代”,荣获“湘西州五四青年奖章”。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