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县:“县级统管”让红色档案实现 “三大转变”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2-12-05 16:28

今年以来,为加强党员档案管理,提升党员管理水平,平江县积极落实省市要求,全力探索推进村(社区)党员档案“县级统管”工作,按照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要求,高标准打造县级现代化村(社区)党员档案管理中心,对全县27000万余份农村(社区)、两新组织等党组织党员档案进行集中管理,村(社区)党员档案工作实现“三大转变”,彻底解决易失、易损、难查、难阅等问题。

一是党员档案存储实现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平江严格对照“四化五有六防”要求,高标准打造村(社区)党员档案管理中心,做到保存有场所、管理有制度、安全有保障,党员档案日常管理更加精细到位,具体表现为:一是存储环境更加安全保密。党员档案管理中心实行阅档区、休息区、档案库房“三分开”,专人、专机、专系统管理,严格按照档案中心建设相关标准,所有设施一应俱全,确保了党员档案存储管理的安全性、保密性、专业性。二是存储流程更加科学规范。在村(社区)党员档案集中收集整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党员档案材料类别比对,并按照“一人一档一号”的标准,详细标注党员姓名、所在党支部,统一编号、顺序摆放,改变了原来党员档案存放无序、分散、杂乱状态。在整理立卷的同时,同步扫描录入,确保党员档案纸质电子档双保险,线上线下完全一致。三是存储费用更加节省节约。在村(社区)党员档案“县级统管”工作开展前,平江县村(社区)党员档案主要由其所在乡镇(街道)和两新组织党组织收集保存,实施党员档案县级统管后,党员档案全部集中放在党员档案管理中心进行保管,变“分散管理”为“集约管理”,不仅大大节省了存储空间,也减少了各单位每年在保管、整理档案上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达到“多赢”的目的。

二是党员档案归档实现由“资料库”向“智囊团”转变。平江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高标准配置办公桌椅、专用电脑、扫描仪、打印机等必要设备,推动党员档案归档电子化、数字化、智能化,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为:一是档案内容更加完善规整。通过开展党员档案“县级统管”工作,组织人员对照发展党员工作要求,详细查看党员档案,及时查漏补缺,并将相关信息逐一用电脑进行登记,做到档案规范、资料完整,确保“底数清、情况明”,解决了部分党员档案材料不齐全,会议记录不全面,移交手续不健全等问题。二是档案调阅更加省时省力。原来调阅档案,需要进入档案室“登高”查找档案,再提取到阅档室逐页翻阅查找,既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也容易造成纸质原始档案破损。通过建立党员档案电子信息系统,实现“电子+纸质”“一人两档”和档案柜与电脑终端有效联接后,工作人员只需动动手指在电脑上查找“电子档”即可查阅档案资料,省时省力,改变了传统查找查阅档案模式。三是关系转接更加方便快捷。原来转接组织关系,需要党员多方跑动,经过层层审批,花费时间短则两三天,多则半个月之久,很不方便。实行“党员档案县级统管”后,党员转接组织关系只需要到属地进行申请,其余流程工作人员可直接通过网上进行点击完成,党员档案由党员档案管理中心通过机要交通等形式寄送,真正做到了让档案信息多跑路,让老百姓少跑腿,实现党员档案业务办理“最多跑一次就搞定”。

三是党员档案服务实现由“被动性”向“主动型”转变。任何一项工作想要有序、健康并持续的发展下去,就必须有完善的、健全的制度规范。平江在党员档案管理工作中突出加强制度化建设,坚持从严管理,配齐服务人员,明确主体责任,全面提高服务效率和档案利用率,具体表现为:一是管理制度更加严谨严肃。通过建立健全档案收集登记、管理归档、保管保密、调档查阅、档案人员管理等制度,做到“借阅有备案、归还有登记、转入有卷宗、转出有手续”,同时明确相关责任人责任,对因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善,导致党员档案出现损毁或丢失的,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肃追究有关责任,党员档案管理制度更严、责任更明。二是服务人员更加专职专业。县财政每年对村(社区)党员档案管理中心进行财政预算,县档案馆安排2名政治上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具备档案学等相关专业基础并熟悉党务工作的正式党员,按照“AB”模式对村(社区)党员档案实行专人专管,确保党员档案管理更加专业化、系统化。三是档案利用更加合理合规。立足党员档案“不仅要收起来、管起来,更要用起来”的工作导向,不断加大党史档案的利用率和作用最大化,深入挖掘建国前老党员、老支书、退伍军人等先锋代表入党背后的故事,深入开展“重温入党志愿书”“喜迎二十大 档案颂辉煌”等活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坚定历史自信,传承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砥砺奋斗品格。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