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党组织书记作为基层“领头雁”,在引领乡村发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纵深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桂东县高度重视抓好“支书”这一关键对象,注重以“战”代训、以“战”养能,坚持在实战中育强“支书”队伍、在锤炼中锻造“头雁”方阵。
“走村观摩”推动“以点促面”。为切实发挥好寨前镇中心村、普乐镇东水村、沙田镇龙头村等一批基础扎实、亮点丰富“特色村”的“以点带面”辐射效应,桂东县定期组织村级党组织书记、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开展“走村观摩”,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思想在实地观摩中碰撞。在观摩寨前镇中心村后,“支书们”纷纷表示深受该村“龙头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启发,对如何发展高山蔬菜种植等产业并吸纳当地群众就业,化解残疾人、留守妇女就业难题有新的思路。二是见识在现场交流中增长。在普乐镇东水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现场,“支书们”参观了红军指挥部、兵工厂旧址等,学习该村以红色文化振兴带动组织振兴、促进产业兴旺、完善治理体系、优化乡村环境的成功做法,对“红+绿”融合发展的美丽村庄建设新路有了更新更直观的认识。三是视野在经验分享中拓展。沙田镇龙头村是名副其实的“红军村”,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近年来打造了“第一军规下的思政课”和“第一军规下的党史课”两个课堂作为红色文化宣传阵地。现场观摩中,龙头村党总支书记着重介绍该村大力开发和推广沙洲(半条被子)—沙田(第一军规)—龙头村党性教育实践基地精品红色教育旅游路线相关经验,拓展了“支书们”因村制宜挖掘自身资源、立足自身谋发展的视野。时任大塘镇盆洞村“第一支书”陈知兵说,“走村观摩”提高了实战能力,对推进乡村振兴更加有信心,希望以后多举行此类活动。
“擂台比武”推动“以赛促练”。组织支书上擂台,促进“练兵”在平时。以乡镇(场)为单位设置“支书比武”分擂台,分擂台决出20%优胜者晋级全县总擂台。赛演讲,锻炼沟通表达能力。“擂台比武”以现场演讲为主要形式,评比表情是否自然、举止是否得体,锻炼心理素质;评比表述是否精准、概括是否全面,锻炼文字功底;评比口齿是否清晰、声音是否洪亮,锻炼表达能力。赛思路,促进养成系统思维。“擂台比武”评分标准中,除了“现场表现力”,还重点评比“思考表现力”,在规定演讲时间内,“支书们”既讲成绩讲经验,又讲问题讲症结,还讲规划讲打算,要求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谈思考、谈思路。一场擂台,一分高下,让居后者有压力、居前者有迫力,“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在“平时练兵”中悄然形成。
“支书点评”推动“以事促能”。今年10月以来,桂东县创新举措,推行“支书点评”机制,激励113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在实战考验中提升能力。“支书点评”考验应急指挥能力。今年入秋后,干燥天气连续数月,火情火患可能一触即发,在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下,“支书点评”要求村级党组织书记每天点评本村(社区)护林防火工作,既点成绩又点问题,既总结经验又部署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了掌控信息、居中调度、统一行动的重要作用。“支书点评”考验统筹协调能力。如今“支书点评”已被改进沿用到了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实际操作中,“支书们”利用微信群、视频音频录制、组织会议、村村响等方式,对落实全县重大项目、重要改革举措、难点重点任务,对村医、辅警、村务员履职尽责等情况,实行“点穴式”点评;对遵守村规民约、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热心公益、履行公民义务等善行义举进行“点赞式”点评,既要及时发现生产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又要切实解决好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动问题发现于基层、解决于基层。“支书点评”考验基层工作能力。“支书点评”时刻考验着村级党组织书记的政策理解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领导驾驭能力,不少村党支部书记表示出现了本领恐慌。沙田镇大坑村党支部书记郭亚军感慨道,自从开展“支书点评”以来,经常研读《民法典》等书籍,总觉得要多学懂点党的政策法规,好在下一次“支书点评”中更好地点评村情事务、调解矛盾纠纷、指导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