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县藕团乡:三“位”一体做实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2-12-23 16:57

近年来,靖州县藕团乡深刻领悟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战标志性工程的历史性意义,坚持“群众搬迁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持续抓牢党建、就业、产业等后续扶持重点工作,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群众“三感”越来越强、干事氛围越来越浓、拼搏劲头越来越足,全乡71户302人易地搬迁群众正朝着“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进。

一、提标提质提“站位”,交出“抓党建打基础”的高分报表。坚持在夯实基础、锻造队伍、服务群众上全链条发力,不断夯实党在安置区治理的执政基础,探索党领导下的“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模式,以党建元素构建社区治理新格局。一是“一股劲”抓服务。深入开展党群连心“五个到户”行动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实现党员干部联系搬迁群众全覆盖、帮扶干部走访服务全覆盖。坚持“连心服务+政策帮扶”双重覆盖,通过访民情、听民心、顺民意,切实解决搬迁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通服务搬迁群众“最后一公里”,“小事小区办,大事上门办”已渐渐成为常态。二是“一盘棋”抓治理。选优选强第一书记、管委会成员,制定管理制度和自治公约,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业主委员会为主体、群众互助组织为补充的基层治理组织体系。充分运用院坝会、屋场会、微信群等平台,打造“院坝里的党建”“指尖上的课堂”,适时宣传推介各项惠民政策,拓宽搬迁群众了解党和国家政策渠道,让群众实现办事有地方、议事有组织、纠纷有人管、困难有人帮。三是“一张网”抓管理。建立“党建+微网格”管理机制,根据小区规模和楼栋、人口分布等情况,科学划分4个网格、选配6名微网格长,构建“县—乡—村党组织—微网格”四级党建引领小区管理联动体系,实现“小区管理网格化,便民服务精细化”。依托苗侗歌鼟宣传,积极破除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酗酒赌博等陈规陋习,大力弘扬崇德向善、敬老爱幼、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的时代风尚。

二、谋深谋实谋“岗位”,探索“稳就业促共富”的有效路径。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不断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持续增强脱贫群众的内生动。一是就业培训有力度。2022年,以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旅游业、电子商务等就业容量大的行业用工需求为重点,培训9场436人次。以中药材、茶叶、生态养殖、果蔬、食用菌、油茶和农机具操作、维修等为农村实用技术抓手,培训15场458人次。以刺绣、编织等民族民间手工艺制作为特色,培训11场258人次。通过就业技能培训,促进形成新的可持续就业路径和稳定性就业岗位。二是就业管理有广度。依托“藕荷新苑就业宝”微信小程序建立就业人员、失业人员、返乡人员、有意愿外出人员“四个清单”,对已实现就业的搬迁对象做好跟踪服务,对暂未就业的逐户逐人核实登记劳动力年龄结构、学历水平、劳动技能、就业意愿等,全面精准掌握就业需求。打通企业和搬迁对象就业供需的“神经末梢”,及时通过微信小程序发布企业用人信息,促进搬迁群众在大数据时代中找到大不一样的工作岗位。三是就业帮扶有温度。按照“一户一工人”“一户一转移”思路,将搬迁群众纳入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体系,全面落实企业吸纳就业、就业扶贫培训、创业扶持、异地转移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措施。积极实施“易迁+N”模式,“易迁+园区产业就业”实现年均引导搬迁贫困户到园区企业就业20人,“易迁+县外转移就业”实现年均引导县外务工52人,“易迁+公共服务就业”实现就近安置就业9人。

三、立干立行立“方位”,书写“兴产业促振兴”的争先文章。深入贯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和“大抓实体、大兴产业”的重要部署,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做好多元链接、完善激励管理,做大经济“盘子”,鼓起群众“钱袋子”。一是发掘特色产业。建立莲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车间发展莲子、山核桃产业。2022年,种植莲子240亩、注册“万荷”商标,实现销售收入35万元,带动20名易迁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建立山核桃榨油厂1家,注册“侗嘎老”商标,促进5名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大力推广芦笙节、姑娘节、禾花鱼等民俗活动,切实把“民俗文化”特色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竞争优势。二是发挥现有资源。坚持以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拓宽致富路径为关键点,在保障搬迁群众各项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成立藕荷新苑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品改山核桃500亩,种植富硒稻152亩、烟叶52亩、灵芝2亩,养殖生猪100余头、带领群众自主发展产业,与5家园区企业精准链接,全覆盖带动40户搬迁群众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三是发展集体经济。采取“村集体+基地+农户”的生产和发展模式,把发展乡村产业与搬迁户增收致富有机结合,40户集中安置户、31户分散安置户分别持续入股老里、新街、康头、新陇、团山、三桥村集体经济,通过劳务就业、年底分红、土地流转等举措,促进搬迁群众持续增收,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不断向搬迁群众共享发展“红利”、分享时代“成果”。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