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县:健全“三项机制” 激发学历工资杠杆效应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2-12-27 11:00

近年来,泸溪县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振兴的“一号工程”,创新村干部学历工资制度,加快乡村治理人才引培,吸引优秀青年人才返乡,集聚人才资源,建强乡村振兴一线战斗堡垒,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一、主要做法

一是健全财政保障机制。出台《泸溪县“乡村育才聚才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将村干部学历工资纳入县财政预算,在全面落实村干部年薪报酬的基础上,采取“在岗享受、离岗取消”的原则,按照全日制专科500元/月、全日制本科1000元/月、硕士2000元/月、博士3000元/月的标准落实学历工资,着力提高村干部待遇保障,吸引更多年轻、有能力的知识分子群体进入村级班子队伍,进一步提高村级党组织的吸引力和战斗力。

二是健全认定申领机制。建立全县高学历村干部队伍信息库,在全面落实备案管理、目标考核的基础上,对进入或退出村级“两委”班子的村干部,实时动态管理更新。建立以身份证和学历证为基础的村干部学历工资认定、申领机制,实行实名制管理,加强与乡镇党委、县财政局信息共享,对申领人数、发放标准和发放情况进行动态监控。乡镇填写申请表,报县委组织部备案,县财政局核拨到村干部工资账户,按月发放,确保学历工资发放不少一人、标准不降一分。

三是健全激励提升机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依托报刊、微信等载体,广泛宣传学历工资政策,吸引本土知识群体回村发展。拓宽村干部学历提升通道。深入实施“一村一大学生”计划、人才定向培养计划,全面落实省教育厅、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20年村(社区)基层组织人才定向培养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鼓励村支“两委”成员、青年党员,通过在职学习方式,到电视大学、湘西职院进修,提升学历。2020年全县共有86名村级后备干部报名,县委组织部择优派选30名村级后备干部学习深造,极大激发了村干部提升学历水平热情。近年来,全县共220名青年人才、35名后备干部参加继续教育,取得专科学历82人,本科学历15人,进一步提升了专业学识水平。

二、工作成效

一是组织活力大幅增强。去年村支“两委”换届中,全县共吸引32名高学历人才进入村级班子队伍,其中全日制大专22人,本科10人。“两委”成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村干部由141人增加至195人,35岁以下由186人增加至229人,较上届分别提升27.5%、18.8%。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平均年龄40.6岁,较上届下降7.8岁,村级班子队伍年龄、学历结构大幅优化。

二是干事动力大幅增强。目前,我县支书、主任“一肩挑”报酬达4.5万/年,村(社区)副职干部(未推行“一肩挑”的村委会主任)年报酬达3.2万/年,其他干部2.8万元/年,通过增加学历工资,村支书待遇与参加工作5年的国家工作人员的工资相当。如:浦市镇五果溜村支部书记兼主任姚元刚为全日制本科学历,“报酬+学历工资”每年可达5.7万元。同时,县委全面落实村干部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和健康体检制度。优秀的村支“两委”成员可以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考试,比选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目前,村干部在村更加安心、工作更有干劲。

三是带富能力大幅增强。新进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学历高、见识多、视野宽,在抓产业推发展中,善于用活政策,捕捉市场机遇,组织百姓抱团发展,有力推动了农业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县村级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实现全覆盖,村支“两委”成员创办龙头企业12家、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556名、创办致富项目269个、家庭农场208个。如兴隆场镇密灯村村委委员唐荣芬投资2000多万元,成立了密灯众诚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化从事茶叶种植、加工及销售一体化服务,发展白茶种植4200亩,2022年白茶销售额达1800万元,全村850户人均纯收入增加800元,村集体经济收益10万元。白茶基地劳务用工累计超过10000人次,发放劳务工资1000多万元,并带动周边6个村230名农户实现家门口务工就业,书写了“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的动人故事。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