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武县:以科技专家服务赋能乡村振兴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2-12-29 15:3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今年来,临武县科工局立足全县乡村振兴和农业科技发展需求,调整成立了临武县科技专家服务团,服务团共有成员102名,其中科技专家有100名(省派2名、市派4名、县派94名),分为农业种植专家组、林业专家组、养殖专家组、宝玉石专家组、医卫专家组共5个科技专家组,科技专家常年奋战在基层、生产一线、田间地头、种养基地、车间等,开展农业需要调研,手把手指导培训,致力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农业、工业、医卫发展,推广新项目、新技术、新品种,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步伐、将辛勤的汗水洒在希望的田野上,交出了一张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的亮眼“成绩单”。

立足技术服务,把脉问诊解难题

2020年5月中旬,县科技专家服务团成员、高级农艺师周仁众接到南强镇莲塘村黄桃种植大户张国强打来的一个电话,反映他栽了50多亩黄桃,已经5年了,树势很好,但挂不起果。当天周仁众就赶到张国强的黄桃基地,通过了解,发现果树修剪和保花保果方面存在技术问题,周仁众当即进行手把手指导,并且一到关键时节就下到黄桃基地指导落实技术措施,通过一年的加强管理,到2021年5月,张国强喜笑颜开,他的黄桃挂满了枝头。

为了进一步提升主要农产品的品质,周仁众还编制了《无公害食品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无公害食品夏大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大白菜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等病虫害防治资料,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多个“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示范区”,在生产管理中,制定病虫害防控指导意见,编发“病虫预报”,指导农民合作组织和群众对水稻、大豆、大白菜等农作物病虫害采用绿色防控技术进行科学管理。

强化精准帮扶,因村施策出实招

农艺师黄兰宁是县科技专家服务图种植专技人才,2022年派驻到武水镇油行村开展工作开展驻村帮扶,油行村辖11个村民小组、共303户、1021人,曾为省级贫困村(已脱贫摘帽),现在是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村域内耕地面积为1000多亩,耕地集中连片、地势相对平坦,水利条件比较优越,利于农业生产、有利于农业项目的实施。

为了更好服务三农,黄兰宁用脚步丈量土地,通过走村入户及时了解村情、民情、农业生产等情况。黄兰宁向村委、农户建议由一年单调的一季中稻种植调整为一年三季种植,由一年烟、稻连作调整为一年三季种植。建议得到村委和种植大户的支持,通过引导种植,调优种植模式取得很好的效果,水稻种植面积增加300亩,稻谷增产150吨,其中早稻面积增加200亩,早稻产量100吨左右。蔬菜种植面积增加超过1000亩,蔬菜产量增加2300吨以上,蔬菜产业产值增加70多万元。

着眼产业未来,持续发力育人才

科技专家服务团立足临武特色产业发展,通过与企业合作、定期召开培训讲座等方式积极打造一支服务特色产业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近几年来,“北牛南养”、本地土杂牛圈养育肥等养殖模式在临武不断兴起,临武肉牛规模养殖存栏总量位居全省前列。9月25日至28日,县科技专家服务团与县楚才职业培训学校联合组织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肉牛养殖技术培训,来自全县的45名肉牛养殖从业人员参加培训。培训现场,针对参训人员人求知欲强、但文化程度不高等特点,县科技专家服务团肉牛产业专家因人施教,精心准备图文并茂的PPT教案,把养殖技术与养殖实践相结合,尽可能地将养殖技术传授得通俗易懂,易于接受。期间,肉牛产业专家服务团还进行现场互动,面对面交流养牛经验和技术,解答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2022年,科技专家共开展科技培训83场次,参训人员5251人次,开展科技指导282人次,扶持农户3000户,为农户解决技术难题172个,推广新项目16个、新品种13个,新技术新方法26个,共为农户创造经济效益达2480万元。而医卫专家组21人,对全县13个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开展指导帮扶工作,2022年来,查看门诊病人1882人次,疑难病例会诊46人次,病例讨论46次,门诊诊疗700余人,帮扶乡镇卫生院内部管理得到了进一步规范,乡镇医疗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增强。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