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澧县:“三加”举措打造乡村人才新高地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3-01-03 17: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近年来,临澧县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点,大力优化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以更开放的政策、更灵活的机制、更优化的环境吸纳人才、凝聚人才、成就人才,为推动临澧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一、筑巢引凤,在乡村人才储备上“加量”。一是多途径选才。紧盯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优秀青年群体,通过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聘、特殊人才专项引进等多种途径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近三年共招录公务员117人、事业编制人员860名,2021年委培初中起点乡村教师公费定向师范生80名、临床医学专业全日制大专生10名,乡村人才队伍进一步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二是多措施储才。坚持以乡村人才“一库一群”为抓手,深挖本土人才2030名,按地域、学历、专技等分类建立人才库、拉入微信群,并纳入全县人才储备库,基层党组织定期联系沟通,已因岗因需合理使用487名。大力实施“133”人才培养工程和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动态储备村级后备人才1120人,新增农民大学生380名。三是多渠道求才。紧紧围绕实际需求,配合企业单位多渠道柔性引才,向发达地区派出招商小分队,在招商引资的同时宣传人才政策。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党员县级领导重点联系具有较高知名度、为临澧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一定贡献的专家,乡科级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联系本行业、管理服务范围内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中的优秀代表,科技专家服务团队伍日益壮大。

二、培土蹲苗,在乡村人才培育上“加料”。一是量身定制“培训链”。紧扣乡村振兴需求,依托县委党校和本地红色现场教学点,注重“规定动作”和“个性点餐”有机结合,量身定制培训方案、精心设计培训课程,近5年举办科干班、青干班和年轻干部读书班等13次,围绕政策理论、党性修养和公文写作等方面,对637名优秀人才进行全方位培训。大力实施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深化乡村人才教育培训,精准培训农业技术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等1450人次。二是科学搭建“实践链”。充分发挥“土专家”的传帮带作用,选派18名企业特派员、146名农业科技特派员驻企驻村,实现科技人才在集体经济薄弱村、乡村振兴重点村全覆盖。深入推动校地合作,与湖南文理学院、湖南财经学院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定向培养人才45名。选派58名县直单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投入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招商引资、信访维稳等基层一线提升本领、增长才干。三是健全完善“评价链”。建立科学考评体系,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和容错纠错制度,按照“绩效考核、以奖代补、动态管理”的方式,突出人才培养、创新发展和业绩贡献,有效激励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担当作为、建功立业。

三、靶向施策,在乡村人才使用上“加码”。一是政治上关心。择优选拔年轻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近三年通过“五方面人员”比选从乡镇事业单位人员、村党组织书记、选调生、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中提拔使用基层干部18名,今年提拔重用35岁以下年轻干部43名,从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招聘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6名。二是工作上关爱。深入开展“临澧精神”初心大讲堂活动,县融媒体中心推出《身边的榜样》专栏,重点推介10名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认真开展“临澧工匠”评选活动,共认定“临澧工匠”40名。对业绩突出、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350多名优秀乡村人才,优先推选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候选人、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营造了学榜样、干事业的良好环境。三是生活上关照。落实引进优秀人才奖励办法,根据不同层次人才给予购房补贴和生活补贴,累计发放奖励资金76万元。投资5200万元新建人才公寓204套,室内拟配套建设食堂、超市、咖啡厅、健身房、图书室等生活服务及休闲娱乐场所,让外来人才享受到“家”的温暖。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