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县:山窝窝里长出“金果果” ——锹里地区山上村集体经济发展纪实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3-01-03 15:54

棉花村位于怀化市靖州县平茶镇北部,与藕团、贵州交界,属山上村,海拔600米到900米,山高路险、地广人稀,总面积2.41亩,辖10个村民小组1394人,但在村人口不足200人,局限于交通地理和劳动力缺乏的原因,发展产业的优势不明显,是典型的空心村、偏远村。近年来,棉花村凭着一个不信命的信心、一刻不停步的斗志、一腔不得闲的热忱,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紧盯短板,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罗汉果特色种植业,不仅成功摘掉了村集体经济“空白村”的帽子,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关口,走出了一个山上村集体经济从“0”到“N”突破。

选准一个带头人。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产业发展必须依托基层党组织的带动,只有基层组织强健,产业带头人引领,才能让本地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镇村两级吸取过往的经验教训,通过征求群众意见、公开选举、党委考察,找对、选好、定准了棉花村的带头人。一是听取民意找人。镇党委书记带队通过召开座谈会、屋场会、上门入户等方式与党员群众交流谈心,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通过群众举荐,在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土高校毕业生、优秀农民青年中推选出优秀人才。二是严格程序选人。严格执行党章党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规范程序步骤,严把关键环节,公告按时公布上墙,做到法定环节不打折,规定程序零遗漏。确保选出群众认可的人。三是科学决策定人。镇党委在严把资格审核关的同时将候选人的政治意识、个人能力、威望等因素考虑在内,经过多次会商研究,最终确定人选。2021年棉花村成功摘掉了村集体经济“空白村”的帽子,村支部书记龙景彪获评全县“乡村之星”,发挥“村集体经济头雁人才”作用。

找对一条发展路。村集体经济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发展什么产业、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棉花村坚持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村集体经济“契合式”发展道路。一是多方调研选。村两委针对棉花村山上村特点对产品进行调研,经过多方学习考察和验证,发现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罗汉果,需生长在海拔300至1400米地区,是短日照作物,光照时间需要在8小时左右,喜湿润多雾、阴凉、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一年一熟,劳动力需求不高,在棉花村更能种植出高品质高山罗汉果。二是结合市场选。棉花村对罗汉果市场进行了全方位调研,罗汉果是国家卫生部门公布的首批药食同源品种,目前以罗汉果为原材料进行深加工的保健品、饮品和美食,已经走向大众,市场供应量较大。同时,罗汉果市场价格相对稳定,一般情况下,扣除种植成本,收入在4000元/亩以上。三是因势利导选。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坚持“一园区、两中心、三基地”发展定位。依托现有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从夯实基地建设、发展农旅融合、壮大经营主体、推进精深加工、促进品牌建设、完善购销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聚力建设全国中医药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同时,以园区为载体推动集聚发展,以企业为龙头延伸产业链条,以科技为支撑激发创新动能,加快培育和发展中药材产业。对此,棉花村综合多方调研和考察,选择了种植罗汉果这一个特色产业发展道路。

下好一番狠功夫。村集体经济具有产业小资化、灵活性,扛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的特点。棉花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带领群众一起流转土地,科学种植,绘就了棉花村特色产业蓝图。一是村支两委扎实干。全村共流转土地74亩用于种植罗汉果,其中,村集体50亩,农户24亩。3月份开始村两委干部就带领群众一起下种育苗、架棚、施肥;7月到9月的罗汉果授粉季,村两委干部又带头到田间地头一朵一朵给花授粉。特别是防汛期,每逢暴雨村两委都是顶风冒雨对罗汉果基地进行加固、抢救,让群众看到了村支两委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决心,进一步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二是科学种植精心培。积极与企业、县科协对接,在下种育苗期、授粉期和防汛期邀请了企业技术能手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科学施肥、清除杂草、喷洒药剂,及时预防根结线虫病、疱叶丛枝病和芽枯病,确保了罗汉果的质量和产量。三是订单收购保底售。通过与企业多达10次的协商,探索创建了“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保价收购链接模式。如果市场价高于保底价,以市场价进行收购;如果市场价低于保底价,以保底价进行收购。进一步降低了市场风险。

创出一盘致富经。2022年,棉花村种植罗汉果50亩,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同时,解决了20余名村民务工问题,年人均务工收入增加3000余元。更带动8户农户种植罗汉果24亩,每户年收入2万元以上。小小罗汉果成了棉花村和村民的“金果果”。一是发动合作社“引擎”。建立棉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生产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物资供应、统一产品销售,减少农户搬运负担,降低农户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产量,确保农户收益。二是加足罗汉果“马力”。制定棉花村稳步推进罗汉果特色产业五年发展计划,原则上每年扩种10亩罗汉果,进而注册商标,设计包装,从输送企业到自主销售转变。三是把好深加工“方向”。棉花村将实施联村联创,多方考察学习,引进设备,调整农产品结构,对罗汉果进行深度加工,发展罗汉果茶、罗汉果干果、罗汉果饮料、罗汉果酒等产品,避免产能过剩与低水平重复,形成从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纽带”。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