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坚持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保障,千方百计发挥组织优势、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互融共促。
坚持党建引领,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源动力。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不断完善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集体经济组织。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全面贯彻落实省委“1+5”文件,分层分级对全市所有党支部进行全面评估,精准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提质工程,持续完善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的具体举措,引导和撬动更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向农业农村。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书记工程”,作为基层党建考核重要内容,逐年确定目标任务,构建市县有规划、乡村有方案,上下贯通、协同推进格局。结合村情实际,组织党员围绕致富带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等方面开展讨论交流,引导党员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献计出力,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人才引路,锻造集体经济发展生力军。始终抓住人才振兴这一关键,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产业人才、乡村本土人才在发展集体经济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大力加强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出台《2020-2025年娄底市村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培养选用政治素质高、思想解放、开拓创新、懂经营、善管理的党员到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工作, 全面推行“一肩挑”,努力形成“头雁效应”,使村级班子成为党在基层的坚强堡垒。深入实施村干部定向培养工程,积极储备村级后备干部,组建专家服务团、选派科技特派员服务经济薄弱村,全面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支撑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鼓励引导农村外出经商能人带资金、带项目、带经验回村创办、领办集体经济实体,注重从致富带头人、种养殖大户中发展党员,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返乡青年知识特长,推行“党建+电商扶贫”模式,白溪豆腐、涟源腐乳、天柱山种鸡等特色农产品上线销售额破千万,实现了支部领航、电商发展、群众增收的综合效应。
坚持资源引航,铺就集体经济发展快车道。在全面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根据每个村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特色,充分挖掘各自的资源优势,认真思考当地发展集体经济有哪些资源、能够从事哪些产业、能够从哪些方面取得收益,以发挥比较优势为切入点,选好集体经济的突破口和产业项目。立足村情、因地制宜,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乱铺摊子、不乱堆“盆景”; 坚持循序渐进,尊重农民意愿,不包办代替、不一哄而上;注重“唱地方戏、打优势牌、谋特色路”,探索符合实际的集体经济增长途径。采取公开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盘活村级资产,建立资产有偿使用制度,使村集体存量资产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增加村集体收入。全力做大我市农机产业,推广农业机械应用,推进“扶贫车间”转变为“振兴车间”,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社公司化进程,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