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县:六个突出 提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质效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3-01-13 17:13

泸溪县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引领行动”,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任务要求,坚持“六个突出”,着力激发党建活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精准对接、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一、突出抓班子强队伍。大力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对县直机关、乡镇、村(社区)干部、驻村干部,及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两新”党组织负责人等开展全员轮训4期1200余人次。大力做好换届“后半篇”文章,及时调整迟迟打不开局面的乡镇、村(社区)班子成员8人,确保乡镇领导班子能够扛起乡村振兴重任。充实乡村振兴一线工作力量,通过公务员考录、事业编制人员招聘、干部交流等途径,补齐乡镇空编缺员。要统筹选派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担任党委副书记、副乡镇长。全面落实激励关爱措施,确保乡镇机关工作人员收入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人员20%以上,并在同等落实各项福利待遇的基础上,考核评优评先指标向乡镇一线倾斜。

二、突出抓组织固根本。持续实施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工程,每年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进行1次综合分析,开展1次县级集中轮训,开展1次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和走村观摩,着力选树一批敢担当、有作为的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健全农村发展党员来源保证、质量保证工作机制,每村每2年至少发展1名党员,每年新发展的农村党员中35岁以下的不低于50%,每村动态储备2名以上后备力量。稳步提升村级运转经费,村级运转经费要达到20万/年。每年组织农村党员开展2次政策理论培训和1次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每个村有劳动能力的党员都有致富项目、每个村都有一批党员致富能手、每名党员致富能手至少结对帮带1户群众。全面落实“导师帮带制”,严格落实1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联村、1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1名第一书记和1支工作队驻村、1个县以上机关单位结对的“五个一”措施,坚持“一村一策”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确保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三、突出抓帮扶促发展。严格驻村管理,全面落实省、州、县《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办法》明确的8项重点任务,严格落实考勤、请销假、工作报告、纪律约束等制度,派出单位每半年听取1次驻村工作情况汇报。细化责任,建立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容错纠错清单,加强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严格落实驻村工作队与派出单位双考核双问责制度,对重视不够、工作不力的单位和队员,从严问责、及时调整。全力落实驻村经费保障、落细关爱措施,县驻村办每年对各级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实地走访1次,开展谈心谈话,了解工作生活所需,协调解决实际困难,确保驻村工作队员思想安心、工作尽心、生活舒心。

四、突出抓产业促增收。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抓手,认真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21条政策措施,出台全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五年行动计划,不断完善县统筹、乡(镇)组织、村实施的工作责任机制。坚持因村制宜,立足资源禀赋,加大集体土地、山林荒地、水流水域等资源开发利用,把沉睡的资源变为流动的资本。积极探索“村社、村企、村村联创”机制,通过以强带弱、以中心村带周边村,促进资源联享、利益联结、产业联盟,构建“抱团发展、百花齐放”的良好发展格局。积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健全村级党组织领导、党员和群众深度参与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村集体和群众利益共同体,不断增强村级组织自我发展能力,力争到2022年底,全县14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10万元以上全覆盖。

五、突出抓人才聚合力。深入实施乡村育才聚才行动,聚焦重点人才,抓实抓好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等“五方面”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大招才引智力度,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围绕工业转型、文化旅游、规划土建等领域,着力引进一批急需紧缺人才。要积极开展“百名乡贤建家乡”活动,打好乡情牌、架好连心桥,引导优秀外出人才返乡创新创业。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万人培训计划”和“乡村工匠”培育工程,着力培养一批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建设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育、评定新型职业农民200余人,乡村工匠100余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200余人。大力推动人才上山下乡,深化科技专家联乡镇、联基地、联产业、联企业“四联”机制,优化省、州、县科技专家分类组团,确保科技服务行政村全覆盖,特色优势产业省、州科技专家驻点全覆盖。积极创新人才政策,建立城区科教文卫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落实人才向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激励制度,促进人才到乡村和涉农企业创新创业、建功立业。

六、突出抓治理优服务。不断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村经济联合社负责人,构建“一核多元共治”治理体系。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村级月例会、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村账乡代管制度,完善村务监督管理机制。强化网格化管理服务,加强乡镇“六有”、村(社区)“三有”建设,提高基层应急处突能力,深化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创建。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殡葬改革、人居环境整治,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充盈每一个乡村、滋润每一个家庭。建好管好用好乡村两级综合服务平台,深入推进“一门式”公共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从“有没有”“实不实”向“好不好”“优不优”转变,实现便民服务事项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