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县:“五小服务”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3-01-28 17:15

泸溪县着眼健全“村党支部+网格+党员中心户”的村党组织体系作用发挥机制,探索推行“五小为民”服务工作法,推动党员干部近距离解决群众的难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一、倾听“小意见”,重视群众呼声。全面推行“民事直说”工作法,建立即知即办、议事联办、协调促办“三项”工作机制,在147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民事直说”工作室,建立议事亭(长廊)。充分发挥党员中心户“神经末梢”作用,创新“移动”党支部(党小组)工作方法,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普法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组织党员中心户上门入户了解民情、倾听民声、反映民意,并将征集意见建议纳入“主题党日”议事日程,累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8万多个、帮办代办实事12.8万余件。

二、调处“小纠纷”,化解群众矛盾。推行矛盾纠纷“345”调处工作法。明确农村矛盾纠纷、行政管理引发的矛盾纠纷、涉法涉诉矛盾纠纷“三个”牵头单位,捆绑县、乡、单位、村“四级”责任,落实源头调处、分级调处、分流调处、包案调处、共同调处的“五调”工作措施。吸纳农村乡贤、综治网格员、驻村辅警等组建成立“大排调”队伍,组织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调处、大关爱”活动,通过网格排查、入户走访等方式,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化解、社情民意收集等10项服务管理工作,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落实“随手调”机制,充分发挥147名党员调解员作用,经常性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街边巷口,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278件,实现矛盾纠纷“发现即调处、遇到即化解”,做到“小纠纷不出村组、一般矛盾纠纷不出乡镇、大矛盾不上交”。

三、解决“小困难”,关心群众冷暖。深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模式,累计梳理单位实事清单18项、为民办实事清单45项,促进民生“温度”持续提升。结合开展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有效整合党员、志愿者、群众等广泛力量,创新“三个六”关爱模式,针对不同群体从日常照顾、物质保障、精神关怀、法律服务、亲情连线、健康监测等细微处入手,分层分类开展关爱服务行动800余场次,服务群众4万余人次。

四、办理“小事情”,维护群众利益。以实施“党建引领、五联共治”基层治理模式为契机,深化拓展“驻村代办、强基为民”和“民事直通车”工程,严格落实“双包一访”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镇有中心村有站、村社都有代办员”的便民服务网络,推行马上办、带着办、领着办、流动办“四办”便民工作法和“不见面”服务、“家门口”服务,分类梳理完善各类服务事项48项,及时办理群众的“小事情”,去年以来,累计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10万余件、办结率达98%以上,实现“只进一门、只见一人,一人接件、一窗办结”和“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五、帮扶“小项目”,破解发展难题。立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突出群众增收致富、乡风文明提升、城乡环境改善、破解发展难题,坚持从“小项目”着手,村党组织书记认领实施“书记党建项目”140余个,引导588名党员致富带头人与1276户农户结成对子,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和农产品初加工项目678个,实施危房改造、农村旱厕改造、街头巷尾硬化、村间道路硬化等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769个。同时,推行“晒”项目实施“清单”机制,对已实施项目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对实施结果予以公开,接受广大党员群众监督。(中共泸溪县委组织部 高佳)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