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市:“三个突出”推动村务监督水平迈上新台阶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3-02-02 16:45

为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民主监督作用,涟源市突出配强班子、制度建设和教育培训,推动实现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组织设置标准化、监督行为规范化、监督效果常态化。换届以来,466支村务监督队伍通过严格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助推村级资金使用节约率不断提高,群众信访量持续降低。

突出队伍建设,确保设置标准。把选优配强监督队伍摆在首要位置,对村务监督委员会人员组成、产生程序、任职资格等作出详细明确规定。一是规范人员数量 。明确了村务监督委员会一般由3—5人组成,设主任1名,倡导非村民委员会的村党组织成员或党员担任主任,并严格开展政治审查,确保监督委员政治过硬。二是明确产生程序。村务监督委员会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产生程序及推选办法参照村民委员会的产生程序及选举办法,与村民委员会换届同期举行,任期与村民委员会相同。三是严肃任职资格。实行任职回避制度,规定除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的村党组织成员本人外,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成员及其近亲属、村会计(村报账员)、村秘书、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不得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开展专项联审,对不符合情形的21名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予以辞退。

突出系统培训,确保监督效果。采取分级集中培训、交叉调研交流、工作例会等方式,确保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熟悉监督内容、掌握监督方法,推动实现监督常态长效。一是坚持培训赋能,强化业务本领。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由市民政局牵头负责组织培训,其他成员由乡镇负责培训,系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村务公开、财务管理、“三资”管理,工程建设管理等专业知识。二是坚持调研座谈,强化经验交流。建立交叉调研交流制度,以每季度党建调研为契机,要求乡镇党委统筹安排,组织辖区内行政村村务监督委员会进行1次交叉交流调研,相互学习经验。三是坚持工作例会,实化问题解决。每季度召开一次总结会,集中商讨本季度村“两委”对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办理情况,分析当前村“两委”及成员的工作情况,特别是对扶持壮大集体经济项目的跟踪监督,并针对性提出意见和建议。去年以来,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解决群众诉求402件,有效化解了一批舆情信访苗条问题。

突出制度建设,确保监督规范。围绕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什么”“怎么监督”,进一步明确了监督重点、职责权限和工作纪律,推动监督行为规范化。一是明确重点内容。即重点监督村务决策是否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村务公开是否真实、及时、规范;监督村级资产管理情况,防止“三资”流失;监督本村各类工程项目建设情况,防止违规操作;监督惠农政策落实落地情况,确保执行政策不走样;监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二是明晰职责权限。规定村务监督委员会依法享有知情权、质询权、审核权、建议权。印发《村财民理乡监管办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村级财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让监督有规可循。三是明确工作纪律。依法依纪开展,充分发扬民主,遵守保密规定,对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不认真履行职责的,视情节轻重予以告诫谈话、终止资格或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涟源村级财务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发生了账目由“浑”变“清”、财务公开由“暗”变“明”、会计队伍素质由“低”变“高”、财务管理制度从“缺”变“全”的“四个转变”,达到了减少村级开支、减少不良债务、减少群众对干部的猜疑的“三个减少”,融洽了干群关系,提升了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