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县:党建引领新战“疫” 县乡联动新春暖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3-02-05 20:24

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措施的持续落实,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慈利县坚持党建引领、县乡联动、多方发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疫情防控平稳转段,有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发挥基层党建“引领力”,形成抗疫合力。一是迅速动员部署。全省召开在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中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电视电话会议后,第一时间召集全县各乡镇(街道)、相关职能部门部署安排工作,下发《关于在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中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通知》,细化优化工作举措,明确目标任务要求,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强化县乡联动。实行县级领导联乡指导、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包村督导、村(居)党员干部包组包网格落实工作机制,全县27名县级领导、275名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和2236名村干部均向一线下沉。三是明确工作责任。各级党组织书记为新阶段抓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各乡镇(街道)成立工作专班,推动农业农村、卫健、民政、教育、市场监管、乡村振兴等部门完善本系统本领域基层党组织疫情防控责任指引,将新阶段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重要民生工作,统筹做好疫情监测、医疗救治、后勤保障、综合督导等工作。四是健全考核机制。深入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助力经济稳进提质等专项考核,注重在疫情防控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摸底掌握担当作为党员干部247名。

织细信息收集“摸排网”,抓紧摸清底数。一是做到重要信息及时报。党员和村(居)民代表通过上门走访和电话随访不断收集群众家人返乡、健康状况、物资储备等相关信息,实现信息动态更新,打赢时间争夺战。全县摸排合并基础性疾病65岁以上老年人32081人、残疾人19868人、孕产妇1371人、孤寡老人和孤儿4028人、返乡人员31103人。二是做到重点人群分类管。按照合并基础性疾病65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返乡人员等摸排重点人群,对重点人群按照冠心病、脑卒中等分类标注,采取村医、党员、村民代表“三包一”进行重点关注和帮扶,早晚各联系一次。三是做到联系服务全覆盖。按照网格化管理分区,充分利用党员联系群众“五个到户”、村(居)民代表联系群众,实现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2.4万名党员和1.8万名村(居)民代表开展敲门行动,进行政策宣传、信息摸排和排忧解难。

筑起为民服务“爱心桥”,保障生命安全。一是建起志愿队伍保转运。召集表现突出、踊跃担当的党员和群众建立应急志愿者队伍427支,并从中筛选有家用车的成立应急转运队伍覆盖全县各村,用于病患转运、疫苗接种上门等服务。二是畅通联络渠道保急需。充分利用好“溇澧同心”微信群,畅通群众和卫生院医生、救护车驾驶员、村“两委”、应急志愿车队等救助群体的联系,实现有限资源最大化合理配置,满足群众病急就医需求。三是提升医疗能力保健康。全县为65岁以上合并8类基础病老年人免费发放“健康防疫包”14.8万份,增设住院床位304张,设置物资应急储备点和邻里互助微信群,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就医、就诊需求。对573名生活困难党员和表现突出的抗疫医务人员进行慰问,传递党的温暖,激发抗疫信心。为行动不便老人开展疫苗接种上门服务,目前,全县80岁以上人群加强免疫接种率达99.8%,60-79岁以上人群加强免疫接种率达99.7%。四是管好重点场所保卫生。市场监督、卫健部门制定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疫情防控操作指南,明确防控、防护要求,指导行业做好防控工作。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引导群众减少公共活动和聚餐聚会,维护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动员党员春节前帮助群众开展卫生大扫除,营造干净、整洁的农村环境,推动卫生新风尚。

守好舆论宣传“主阵地”,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多渠道开展政策知识宣传。充分利用新型媒体平台、村村响、移动宣传车、微信公众号平台、党员和群众代表联户,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和表现形式,让正确导向占领舆论高地,对重点人群明确专人开展上门、电话宣传,确保群众不因信息滞后或者错误信息影响疾病治疗。二是多形式展示先进典型。开办疫情防控专栏,在慈利红网开设新阶段疫情防控专栏,对乡镇(街道)、相关县直单位实行“点单、派单、接单”,通过文字信息、图片、微视频等形式大力宣传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新阶段疫情防控中的好做法、好典型,推动以点带面,目前已宣传22期。三是多方位强化舆情管控。加强与网信、宣传、公安等部门沟通联动,严格执行24小时舆情监测与零报告制度,保证舆情监测的全面性、及时性、有效性,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全县无缺药、就医等涉疫舆情发生。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