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澧县是全省十四个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县之一。近年来,临澧县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抢抓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机遇,谋定兴产业、连红线、建新区主线,为推进全省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探路、贡献力量。2021年获评“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创建先进县”。
聚焦“兴产业”,打牢乡村振兴根基。一是坚持“面”上开花,发展集体经济。在落实中央财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55%以上用于产业发展要求的同时,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引导资金,支持村级因村制宜发展产业,构建“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2022年集体经济村平达17.4万元。开展“产业红旗村(社区)”评选活动,激励村(社区)各显神通兴产业,通过产业造血消薄攻坚,增强发展后劲。刻木山乡岩龙村大力发展脐橙,村民年人均增收近3000元,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二是坚持“线”上延伸,打造特色产业。突出“临澧油茶”“临澧美橙”“临澧黄花鱼”等特色产业,以工业化的思维推进特色产业建链强链延链补链。通过“企业+基地+农户”,不断扩大产业规模,“临澧油茶”列入全省“一县一特”特色产品目录,“临澧美橙”“临澧黄花鱼”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利用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创建成果,在北京、长沙、广州等地建立临澧名优农特产品展示及电商运营中心,电商年营销额达到13亿元。三是坚持“点”上发力,建设产业园区。创建7家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园,全县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1家、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达到23家、省级龙头企业达到5家。入园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农情互通、设施齐建,以紧密的产业集聚度和强大的平台支撑力,产生1+1>2的化学反应。农业产业园区成为县域发展的强力引擎,艺龙家庭农场被评为全国优秀典型案例。
聚焦“连红线”,拓宽乡村振兴空间。一是连好红色景点旅游线,激活红色旅游资源。将林伯渠故居、丁玲故居、太浮山红色教育基地、青山渠等红色资源串点成线,并开发产学研结合红色旅游景点5个,开通红色旅游精品线路2条,打造27堂精品党课,发展红色文创、开展红色教育、创新红色体验,做活“红色+”文章,提升人气、带来财气。依托林伯渠故居红色名片,修梅镇建设红色文旅小镇,每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成为湘西北重要红色旅游胜地。二是连好红色老区政策线,推动各类要素下乡。用活用足革命老区政策,启动了“青山灌区现代化改造及融合发展”水金融项目,与中国红十字会签署了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园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人才下乡,持续选派第一书记、农业科技特派员,实施“133”农村人才培养工程;开展“凤还巢”系列活动,吸引优秀青年人才返乡兴业,《人民日报》以“村里回来了年轻人”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三是连好红色故里乡情线,凝聚乡村振兴合力。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在外临澧儿女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热情高涨,在各自不同的领域,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支持乡村振兴,在高铁设站、项目谋划、争项争资上为家乡出谋出力,在兴办普惠型、基础型、兜底型民生实事上慷慨解囊,仅2022年,全县新注册德商回归项目5个,“临澧辛树帜教育基金会”募集捐款740多万元。
聚焦“建新区”,强化乡村振兴支撑。一是创建生态文明样板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5年行动,用生态赋能乡村振兴。南方新材将5G与采矿业融合,获批湖南省首个5G智能矿山示范区, 入选美丽中国“两山”理论经典案例。道水河湿地公园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临澧获评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省级园林县城,累计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6个。二是创建城乡融合样板区。推行路水光电气“五网”一体化,到村入户达100%;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在全市率先实现新能源公交车村村通,群众“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公交”成为现实,随着农村客货邮融合示范创建推进,城乡融合更紧密;推进安全饮水一体化,在有效解决县城区10万人安全饮水基础上,稳妥推进全县群众供水一体化;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成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全省教育强县,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优质均衡发展。三是创建改革创新样板区。做实“三变+”改革、供销社改革和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三篇文章”。通过“三变+”改革,全县盘活农村土地、山林、水体6.1万亩,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供销社改革重建乡级社11个、村级社138个,吸纳团体会员131个,4.7万农户入社;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焕发农村“沉睡资源”生机活力。四是创建乡村善治样板区。有序推进众创平安、治安防控和雪亮工程,着力开展“良好家风”“文明社风”“淳朴乡风”三大行动,深入推进“道德模范”“五好家庭”“最美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全面建设村(社区)“和事佬”工作室和红黑榜议事会,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有力推动民心在基层凝聚、问题在基层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