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推进“党建+代表”工作新模式,奏响代表工作“三步曲”,切实提高人大代表履职“原动力”、“凝聚力”、“执行力”和“新活力”,有效激发了代表履职为民的“天性”。各级代表在听民声、汇民意、集民智、凝民心、解民难中,把人大工作的一池“春水”激活得更加灵动、丰富多彩。
“党建+武装”,把准代表工作“方向盘”,奏响思想建设“进行曲”。思想建设必须一刻不停、永远在路上。常委会坚持“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要件”抓落实,通过“集中+分散”“线下+线上”“屋场恳谈会+微宣讲”等形式,组织代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等,不断增强代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结合学习,四级代表纷纷开展“党在我心中·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等主题教育活动。党的二十大以来,四级代表累计开展主题宣讲40余场次、撰写心得3000余篇、走访企业160余家、走村入户、接待群众千余人,收集各类意见建议、困难问题累计800余条次。代表在学思践行中点亮“思想灯塔”,心中有信仰、眼里有光芒,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准确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内涵,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平台”,踩实监督工作“加速器”,弹好人大工作“协奏曲”。人大工作,主体是代表、基础在代表、活力看代表。常委会党组注重在建平台、创条件、强服务上下功夫,通过“品牌+党建”“工作站+党建”“主题活动+党建”等方式,进一步激发代表勤勉履职、为民监督的动力。着力“一乡一品”格局,规范建设了覆盖全市30个乡镇(街道)的代表工作站,将全市2199名四级人大代表编组进站,积极开展接待群众、服务企业、矛盾化解等工作。各代表工作站坚持党建统领,将代表工作与党建、党群工作深度融合,按照“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原则,打造了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居民议事会、“湾村明白人+人大代表”、企业矛盾纠纷调解室、青少年心理疏导室等履职微平台,架起代表履职“加油站”,企业和群众“连心桥”、“服务区”,形成了“党建+人大代表工作站+N”工作模式,构建了各具特色的代表工作格局。在党建引领下,四级代表为民履职、依法监督、积极作为,聚焦“五个耒阳”建设,组织开展抗疫防疫、森林防火、禁毒、反诈打跨等工作视察、调研。其中,2022年的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工作中,各级代表充分领会党委意图、切实把握群众需求,认真票决了47个民生实事项目,项目总投资达2.5亿余元。在代表的积极参与和全程监督、推动下,全部按时完成,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有力促推了市委中心工作发展。
“党建+示范”,燃烧代表工作“推进剂”,唱出代表履职“先锋曲”。常委会党组把推进基层党建品牌建设与主题活动有机结合,创新开展“我是人大代表·亮身份·担使命”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各级人大代表,特别是党员人大代表成为高质量履职和人民群众信赖的先进模范,激励广大代表争当惠民政策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联络员”、改进工作的“监督员”、示范带头的“战斗员”。各级代表在项目建设的大舞台、乡村振兴的最前沿、疫情防控的主战场、森林防火的第一线等挂牌子、亮身份、当先锋、作示范,形成党员人大代表“一马当先”带动人大代表“万马奔腾”的生动场面。2022年,四级人大代表大力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带动“五个一”行动,在全市成功创建1个农业特色小镇、6个乡村振兴示范村、29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并助推10个人大代表扶贫工作基地提升为衡阳市级以上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培训100名农村代表成为乡村振兴引路人、农村致富带头人。去冬今春以来,各级代表积极参与“我是人大代表·亮身份·担使命”主题活动,自主行动、自掏腰包,以代表小组为单元、代表工作站为阵地,走进群众中间,面对面听民声、解民困,相继开展了“我是人大代表·寒冬送温暖有我”“我是人大代表·关爱留守儿童有我”“我是人大代表·慰问困难群众有我”“我是人大代表·元宵节送温暖有我”等系列主题活动,累计为全市困难群众送上慰问金30余万元,大米、食用油、牛奶等慰问品7000多份。四级人大代表在与群众热情互动中增进了情感、密切了联系、发挥了作用,社会各界纷纷点赞。
(作者:耒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龚志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