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区桥驿镇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社会治理为重点、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实施党员“闪亮工程”“星火”计划,推行“三五”工作机制,让党员干部“闪亮”在联系服务群众一线,形成“党心连民心、干群一家亲”的生动局面,为桥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群众基础。
构建“五级架构”,擦亮“三联三抓”特色招牌。建立“镇党委——村(社区)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五级网格党建组织架构,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考核一级的链条式管理模式。一是镇党委总统筹。纵深推进“三联三抓”联系制,12名镇党政班子成员联系全镇9个村(社区)党总支,35名中层以上干部联系村(社区)35个党支部,74名机关党员干部联系74个党小组,推动机关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二是村(社区)党总支主负责。每周召开1次民情分析会,加强村(社区)党组织对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和村(社区)级各类组织定期向村(社区)党组织报告工作、年度述职制度。三是党支部抓落实。施行党员承诺践诺制度,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发动党员积极认领“微心愿”,搭建干群“连心桥”。四是党小组强督促。收集汇总党员走访情况,督促联户党员定期走访并填写《联系手册》,梳理形成“民情台账”和“问题清单”,及时向村(社区)反映群众的具体问题。五是党员当表率。党员积极与群众结对子,94名有帮扶能力的机关党员干部与49名防返贫监测户、161名脱贫户建立结对帮扶关系,通过定期走访,制定帮扶计划,填写《结对帮扶手册》《结对联系手册》,积极做好结对帮扶工作。
践行“五个带头”,做响“屋场夜话”亮点品牌。以提升群众参与感和满意度为导向,召开屋场夜话恳谈会300余场,共同为基层党建、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建言献策。一是带头抓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上级指示及重要文件精神,组织观看乡村振兴金秋“五课”,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是带头做宣讲。组织各项惠民政策、森林防火、交通安全、自建房安全排查、防电诈、禁毒等政策宣讲110余次,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传达解释,确保应知尽知。三是带头解难题。结合“雷锋哨”“党员联户”问题清单和“民情台账”重难点问题,以片区、小组为单位开展集中恳谈,把问题谈清楚、说明白,解决群众问题220余个。四是带头讲奉献。党员带头为屋场建设筹资筹劳、捐款捐物,主动认领群众微心愿79个,参与疫情防控、交通劝导、森林防火志愿服务1200余人次。五是带头办实事。围绕保安全、交保险等民生实事,每月号召党员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和主题党日活动,收集党员承诺2700余条,解决村(居)民群众“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等民生微实事400余件。
推动“五个到户”,打造“敲门行动”示范名牌。开展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敲门行动”,推动“五个到户”,发挥党员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敲门”结对帮扶,推动党员联系到户。按照“家家党员联、户户见党员”的原则,1192名党员与9417户群众结对子,每名党员发放《联系手册》,每户群众发放“党员联系卡”,对特殊困难群体登记造册,在党员联户的基础上,安排有帮扶能力的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二是“敲门”联系走访,推动民情走访到户。联户党员每月与群众电话联系不少于1次,每季度入户走访不少于1次,心交心拉家常,面对面听民声,及时掌握联系户家庭成员情况、思想动态、诉求愿望,收集群众困难和意见建议,重点做到“五必访、五必记”。三是“敲门”宣传政策,推动政策落实到户。镇党委指导,村(社区)党组织牵头,对照普惠政策汇编对每家每户可享受的政策进行梳理登记,向群众发放政策明白卡,联户党员跟踪政策落实情况。四是“敲门”传授技术,推动产业对接到户。联户党员结合各村实际和每家每户产业发展情况,帮助解决产业发展方面的问题,积极协助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引导一批有资源、有技术、有市场的企业参与乡村产业项目,服务农业农村发展。五是“敲门”送上服务,推动精准服务到户。联户党员与村(社区)网格形成联动,在各项中心工作和疫情防控、自建房安全排查等重点工作中,协助做好上户摸排工作,关注群众生活困难、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送上针对性服务,做到“敲好群众门、吹好党员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