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积极探索农业乡镇走好产业振兴新路子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3-02-17 15:43

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地处长沙市北大门,北接湘阴,东邻汨罗,是一个生态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农业大镇。近年来,茶亭镇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立足“五彩茶亭、芳香小镇”特色,强力打造“茶亭花海”闪亮名片,全镇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文旅融合不断深化,特色农业日趋壮大,乡村面貌日新月异,但也存在优势产品尚未培大扶强、产业融合路径单一、人才技术支撑不力等问题。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总要求,农业乡镇要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就需要变“输血”为“造血”,立足产业和资源实际,拓宽“造血”路径、提升“造血”能力、提高“造血”效率、释放“造血”能动,走好产业发展新路子。

整合利用资源,拓宽“造血”路径

打造休闲农业核心“引爆点”。导人教育研学、文创、民宿等业态为农旅项目引流已成共识,而乡村综合体、田园综合体也将成为乡村产业复兴的趋势。茶亭镇资源禀赋优越,有连绵的九峰山群、美丽的祥云天池、清秀的茶亭水库群,以及万亩油菜花田、荷花池等:布局了保生杨梅、朴华果业、菜玖哥蔬菜、东城生态椒、薯夫妻红薯粉、灯文有机米、鱼等生态产业;引进了蓝莓育苗种植基地、油茶种植基地、智能化育秧工厂、蜜蜂养殖基地等集种植养殖、研发、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农业基地;境内还有“塔树共生”世界奇观的惜字塔、“红色旧址”泉丰村中共湖南省委旧址、非遗文化传承地黄药子铺等。丰厚的自然资源、人文历史、农业资源为开拓研学、露营等新型农旅项目、打造田园综合体提供了良好基础。要进一步打造文旅融合的核心“引爆点”,争取大型项目、招引优质社会资本和专业运营团队,鼓励社会资本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业产业项目深度合作,逐步拓展、充分开发境内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山水、人文、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打造集观光、休闲、采摘、品尝、农事活动体验、亲子研学、露营等休闲旅游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

深度整合农文旅品牌资源。多渠道宣传推介品牌农产品,实现销售联动。组合升级镇域特色农产品,推出统一的区域公共品牌,进行产品提质和包装设计,让产品从商标到包装都深层次体现地域人文特色。培育打造农产品集中对外展示的窗口和平台,加快建设农产品展销中心,在网红民宿“去野·村上村宿”“青舍山居”“某谭小院”布置小型农产品展示橱窗,在花海游客服务中心放置本地特色农产品购买指引,持续依托“花海节”“蓝莓节”等大型节会活动举办展销会,不断丰富线下营销方式;鼓励本地网红、民宿主理人、“新农人”等开展抖音直播带货,依托茶亭镇“茶言”微信视频号立体推广本土农产品,尝试打造区域电商直播平台,拓展农产品线上展示和销售的渠道。

创新发展模式,提升“造血”能力

优化利益联结分配机制。深化“企+农+村”抱团发展模式,形成紧密的多赢共同体。引人社会资本到当地发展产业、延请专业公司运营团队,引进人才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吸纳周边农户在家门口务工,提高本地就业率的同时,为产业发展提供劳动力保障:产业发展壮大后,还可为农户创造餐饮、住宿、物流等服务业机会:企业可以为农户提供种苗和种养技术指导,农户利用山林水土发展种养殖业,企业负责保底销售,持续促进农户增收。

创新人股合作共赢方式。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争取政府项目和资金的扶持,完善周边基础设施,以闲置房屋、土地等合作人股分红,在提高闲置资产利用率、促进集体经济增收的同时,分担企业的风险,减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让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新项目的开发和先进技术的运用,不断实现产品增值。

探索产业外延,提高“造血”效率

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发展思路。因地制宜打造“拳头产业”,大力推动油菜、油茶等经济作物种植。茶亭镇多丘陵山地,生态环境优良,适合种植油茶。尽管茶亭镇油茶种植历史久远,但以往主要依赖散户种植,规模化程度低,效益不高,村民缺乏积极性。2021年,茶亭镇人选为长沙市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在全镇进行2500亩的油茶营造工作,油茶种植改为村与组合作的模式,选取集中连片的林地进行标准化、科学化开垦、种植,建成密度均匀、结构合理的集体经济油茶林,预计3至5年挂果,每亩能产生数千元的收益。未来应继续坚持推行集体统一开发栽种模式,强化种植专业技术指导,让村民和村集体享受分红收入。还要发展“林下经济”,利用油茶树之间留有的3至4米栽种间隔,套种其他经济作物或发展养殖业扩大收益。要持续擦亮“茶亭花海”名片,打造集中连片的油菜种植观赏区域,推行高标准油菜种植方式等,既享受到油菜籽榨油带来的收益,也收获发展“赏花经济”带来的红利。

充分挖掘产业链的经济价值。积极鼓励专业大户、农村能人、农产品基地等主体兴办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项目,有效落实提供配套设施,加快转型步伐。扶持特色产品龙头企业,促进品质化、个性化消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高效应用。

培引专业人才,释放“造血”动能

育内才和引外才“双管齐下”。加大对外出乡土人才资源的专项摸底,建立人才储备库,开展乡土人才交流活动,出台人才优惠举措,吸引人才回流:加强职业技术培训,组织本地种养大户外出学习,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根植农村产业发展。

持续厚植“养人育人”新土壤。健全乡村人才招引培育机制,通过选好产业带头人激发产业发展的动能。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建立镇村干部与产业带头人交流联络机制,吸纳青年创客、产业带头人为农旅融合、产业发展等出谋划策。目前,茶亭镇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106名,吸引了张路、李苏安、谭剑等来镇创业的青年创客,培育出“茶亭李子柒”谭葑娇,经营的民宿“某谭小院”被央视国际频道专题推介。正是通过持续的“筑巢引凤”和“固巢留凤”,茶亭镇的产业发展正呈现出勃勃生机。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