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县:党建引领“融进去” 基层治理“活起来”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3-02-17 15:44

近年来,华容县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推进基层治理“136”工程(即完善一项制度、建好三支队伍、开展六无创建),积极探索“党建+”治理新模式,撬动了乡村治理集成式变革。

一、坚持“党建+组织建设”,变“满盘沙”为“一盘棋”。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体系,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支部政治建设的实施方案》,坚持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展清廉支部建设“七个一”活动,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最大限度把基层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优势。二是强化队伍建设。建好村支“两委”班子队伍、集体经济队伍、群众自治队伍“三支队伍”,为基层治理提供人才支撑。推行村干部规范管理、部门联审把关、导师帮带制,公开选聘、招录195名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本土大学生进入村干部队伍,择优选派14名机关事业单位年轻干部到村(社区)担任第一书记,集中选聘181名“荣誉书记”助力乡村振兴,引进资金1.2亿元。三是强化示范带头。充分发挥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广大党员带头把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力凝聚到基层治理工作中。深入开展“四亮”主题活动,组建673支长工精神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党员志愿活动2000多次,1.3万名党员志愿者、1021名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参与疫情防控、抗旱救灾、人居环境整治、防溺水、文明创建等工作。组织万名党员干部开展“下基层、暖民心、优治理、促发展”大走访活动,累计收集和处理问题829个。

二、突出“党建+网格管理”,变“多条线”为“一张网”。推行党建网格与综治网格“双网合一、联管联用”,将原有的多线管理合并为一,有效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一是健全网格体系。建立健全“村(社区)党总支部一级网格——自然村(党支部)二级网格——村民小组(党小组)三级网格——党员骨干户——群众联系户”党建网格化组织体系,搭建村级治理的底层框架。全县划分一级网格203个、二级网格1240个、三级网格2860个,每个党员骨干户、村居民代表联系5-15户农户,引导党员和村居民代表下沉到网格开展工作,确保网格治理无缝隙对接。二是明确网格职责。按照“网中定格、格上定人、人上定责”三定模式,划分责任区,落实责任点,细化任务清单,压实工作职责,在网格上建立健全村情民意联排、安全隐患联防、矛盾纠纷联调、重点人员联管、政策法规联宣、致富项目联建、困难家庭联帮、邻里互助联动、环境卫生联治、文明新风联树的“十联工作制度”,实现任务落到网格、力量凝聚到网格,形成互相配合、协同推进的基层治理体系。三是开展网格服务。依托乡村三级党建网格化体系,实施“六到网格六兴乡村”行动,推动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定格落地。推进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推动各项服务、管理、资源和力量向网格集聚,让老百姓不出村就能“一门式”“一次性”办成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华一村依托党建网格设立了四个“岁月港湾”网格点,每点设党员守望者一名,守望者为网格内老人提供定期上门探望、日常生活照料、帮办代办等服务。章华镇北街社区在网格内创新推出“长工辨是非”矛盾纠纷处理机制,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三、探索“党建+村民自治”,变“独角戏”为“大合唱”。充分尊重群众自治规律,大力推行民事民定、民办、民管、民评、民享“五民”工作法,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一是修订村规民约。将村风民俗、村级事务等纳入《村规民约》,以“民间法律”形式约束村民行为,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评比和文明创建活动,引导乡风文明。全县已完成155个村规民约、48个社区居民公约修订,评选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及好媳妇好婆婆好少年1500多人,村民规范自治水平显著提升。二是打造有为协会。积极推行“党支部+协会”“党小组+屋场”等治理机制,形成“支部抓协会、协会带群众”的良性互动机制。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环境保护协会、道德评议会等村级组织,构建“一核引领、五会共治”的村级治理格局。全县共备案成立682家群众自治组织,村民自治示范点31个,打造了全新的村级治理“朋友圈”。三是开展“六无”创建。围绕无非正常上访、无治安刑事案件、无安全环保事故、无诉讼、无违法建设、无逾期贷款等内容,开展“六无创建”活动。将“六无”创建目标具体化,以万人比算出得分、确定排名,评出优胜单位和挂牌督办单位。目前,我县实现了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先后被评为全国法治县、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县,连续14年保持省平安县荣誉,连续3年成功创建信访工作“三无县”。

四、实施“党建+诚信金融”,变“软约束”为“硬抓手”。创新开展乡村诚信体系建设,将群众的利益与信用挂钩,构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信用环境,推动诚信金融在基层开花结果。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出台的《华容县“实施‘党建+诚信金融’模式、共推乡村振兴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实行“县主导、乡主责、村主建、群众主体、银行共建”工作模式,依托三级党建网格化体系,引导村级党组织协助银行开展信息采集、评级授信、金融宣传以及放贷、续贷、收贷等金融服务工作。二是开展授信考评。制定《华容县信用村信用户考核评定管理办法》,明确信用村、信用户评选标准、评选程序及管理要求。设置“熔断”机制,对农户不良贷款率超过2%的信用村予以预警、酌情减少优惠措施,高于3%的予以摘牌、取消相应优惠政策。三是维护守信环境。发挥信用村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已贷款信用户口口相传,扩大“党建+诚信金融”影响力。依法严厉打击恶意逃贷、骗贷、缠贷、闹贷等行为,严肃查处提供虚假信息、优亲厚友等违纪违规行为。目前,全县共创建信用村203个,已累计授信农户15.6万户,累计放贷13.5亿元,打造出一条党建“牵线”、金融“搭桥”、党员群众“唱戏”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