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资兴市检察院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法能动履职,以“抓党建、带队伍、促业务、出成效”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新时代检察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新模式,以高质量党建助推基层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先后获评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全省“守望正义——群众最满意的基层检察院”、全省示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等24个市级以上先进集体荣誉。
一、秉持培根铸魂,把准党建业务融合“指南针”
一是强化政治建设。组织干警赴“半条被子”、“两曾故居”、彭公庙联席会议旧址、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等地接受红色洗礼、赓续红色血脉。把司法办案是否体现“三个效果”纳入检察业务考评和检察人员考核,推动解决“重业务素养轻政治引领、重检察官身份轻党员责任、重岗位荣誉轻司法公正”等问题。完善落实党领导检察工作的制度机制,严格执行向党委和党委政法委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将执行请示报告情况纳入日常督察,确保党的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二是强化思想引领。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坚持党组理论中心组示范学+党总支督导学+党支部推动学+学习小组跟进学+党员个人自觉学“五学联动”,用好用足主题党日、政治生日、读书会、检答网、学习强国“五个载体”,持续开展领导讲党课、专家讲理论、骨干讲业务、先进讲事迹、党员讲体会“五讲活动”,形成“全覆盖、地毯式贯彻”的比学赶超氛围。三是强化行动自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把党建活动谋划布局与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服务‘三高四新’”、“心连心、面对面”干部下访解难题、党员干部进社区“双报到”“五个到户”、“主题党日+运动健康”等党建活动。
二、创新工作机制,激发党建业务融合“活力源”
一是完善组织建设。制定机关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做到主体、方式、对象、措施“四明确”,将党建工作“软任务”变成“硬指标”。二是创新党员管理。将理想信念、对党忠诚、执行纪律等情况纳入党员积分管理,作为党员民主评议的重要依据。建立“四必谈、五必访”制度,并根据党员情况变化开展个性化谈心谈话,为每位党员精准画像,及时回应共性和个性的需求。三是抓实激励机制。将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纳入“闯创干”型干部选配考察和绩效考评、检察人员考核内容,设置党员先锋岗,开展“两优一先”评选、“亮身份、作表率、树形象”等活动,引导创先争优、建功立业。
三、抓实统筹协调,奏好党建业务融合“合唱曲”
一是提升能力驱动。以“精准化培训”为导向,坚持检察官教检察官,以老带新,以新帮老,带动“全岗位大培训”深入开展。以“实战化练兵”为抓手,把培训课堂延伸到实战一线,组织干警到乡村振兴一线锻炼,开展非法证据排除、案件分析等“干警大讲堂”活动,组织现场制作起诉书比赛、文书互评活动等。以“创新化载体”为依托,充分运用“检答网”答疑释惑,建立指导性案例学习应用制度。对年轻干部采取小步慢跑培养模式,完善青年干警列席检委会、挂职跟班锻炼等常态化机制建设。二是打造特色品牌。坚持“党建引领、多方合力”,全面打造高质量党建融合体、法治共同体。如,协同纪委监委和生态环保、自然资源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与宜章、汝城、桂东等地会签协作意见,深化“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实践+社会化治理”生态检察模式,打造生态检察东江湖样本。深化能动履职,强化内部外部合力,探索就地调查、调解协商、公开宣告、跟踪回访“四步工作法”,促进诉源治理,受到最高检肯定。三是护航廉洁建设。以清廉检察机关建设为抓手,细化“两个责任”“一岗双责”,做到工作职责和权力行使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的职责就延伸到哪里。坚持治“未病”,开展经常性纪律教育、警示教育和廉政教育,强化对干警的教育监督管理,做到放权不放任、监督不缺位。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防范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聚焦“六大顽瘴痼疾”,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22人,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