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中方县通过抓实“四类课堂”着力提升“三农”领域党员干部本领,绘就“三农春色”。
第一类“政治课”,筑牢信仰坚定的“忠诚魂”。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广大“三农”领域党员干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落实政治任务,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好集中轮训、系统培训,把广大“三农”领域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会精髓要义、感悟思想伟力。聚焦“三农”领域党员干部能力短板、知识空缺、本领弱项,拓展培训广度、深度,丰富培训内容、形式,提高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提升“三农”领域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党性修养,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
第二类“学习课”,练就善作善成的“智慧脑”。坚持高位推进,发挥头雁效应。结合实际认真制定“三农”党员干部培训有关工作方案,明确学习内容、任务要求及措施目标;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参学,县级领导全程深学,引领全县“三农”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全面高效开展。坚持全员参学,确保全面覆盖。有步骤、分批次、全覆盖扎实开展县、乡、村“三农”党员干部、涉农单位和部门干部的集中学习培训,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三农”党员干部学习培训机制。制定全县“三农”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督导方案,开展全方位、常态化督导检查,确保学习轮训扎实有序有效开展。
第三类“作为课”,锻造担当实干的“铁肩膀”。根据县乡村三级“三农”党员干部差异化要求,分级分类梳理重点,针对不同受众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等因素,开展针对性、精准化、多样化的学习培训。遴选邀请理论能力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对“三农”工作有造诣的领导、专家、学者授课,以优秀师资确保学习培训扎实有效,切实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为主,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优新知识技术为辅,常态化宣传推广“三农”知识政策。通过集中培训(以视频、多媒体等形式)、个人自学、体会交流、深入研讨等方式,原原本本培训、联系实际培训、突出重点培训,务求真学、真懂、实用,全面提升“三农”党员干部服务三农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切实用习近平“三农”工作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第四类“民生课”,厚植人民至上的“公仆心”。通过学习培训,切实提升“三农”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强化责任担当,找准自己在新时代新阶段的使命方向和定位。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切实保障全县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耕地保护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引导广大“三农”党员干部,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在成效上取信群众,真正把各项工作做到群众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