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区靖港镇位于长沙市西北部,总面积92.53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辖10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近年来,靖港镇认真贯彻市委关于“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市”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五抓五提升”(抓基层组织提升引领力、抓人才队伍提升支撑力、抓院士农业提升竞争力、抓文旅融合提升影响力、抓民生保障提升凝聚力)工程,着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靖港模式”。2022年,靖港镇成功入选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乡镇、农业产业强镇,先后获评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先进乡镇、粮食生产先进乡镇、加强基层治理优秀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等。
突出抓基层组织,提升引领力
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乡村振兴。一是建强基层组织。科学设置13个党总支、86个党支部和120个党小组,高标准建设雷锋驿站、“e路兴农”红色之家等18个基层党建示范点和乡村振兴服务阵地,建立了覆盖42个美丽宜居村庄的党群理事中心,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二是发挥示范作用。始终坚持“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鲜明导向,深入推行“一联二亮三评”工作机制,组织发动2475名党员联系66971名群众,累计办成了3100余件实事,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在乡村振兴一线有效发挥。三是加强教育管理。深入挖掘宣传“独臂将军”刘畴西、“革命母亲”陶承、“农运领袖”赵湘藻等一批革命先辈英雄事迹,用爱国情怀和英雄精神感召人、带动人。创新探索“雷锋道德银行”,推出“雷锋积分存折”,对党员群众道德行为进行积分管理,进一步净化党风、淳化民风。
突出抓人才队伍,提升支撑力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理念,全面实施“青云人才”计划,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动能。一是拓宽渠道引人才。成功引进湖南益加青社会组织建设运营“青云人才驿站”,积极搭建青云会客厅、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靖港人才沙龙、靖港籍企业家座谈会等人才交流重要平台,推动更多社会力量投身农业农村发展一线。二是多措并举育人才。针对乡村振兴中表现突出的优秀人才,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激励各类优秀人才大施所能、大展才华。近三年来,靖港镇本地发展的115名党员中,乡村振兴人才多达52人。三是强化保障留人才。因地制宜优化人才服务保障,系统打造拴心留人的发展环境、舒心宜居的生活环境,努力争取更多“反哺”效应。截至目前,靖港镇携手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立3个院士工作室和产业基地,并培育和引进长沙市高层次人才5人、现代农业领军人才4人、新型职业农民57人。
突出抓院士农业,提升竞争力
坚持以院士引领升级赋能乡村振兴,“辣椒院士” “茶叶院士” “水产院士”等纷至沓来,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一是育好茶。聚焦茶产业发展,支持云游茶业依托刘仲华院士团队改良品种,推出院士代言的“好人好茶”品牌。2022年,云游茶业产值达1.8亿元,带动当地茶农每户增收5000元以上。二是种好菜。聚焦辣椒产业发展,支持绿地、冠丰培育邹学校院士辣椒苗。2022年,冠丰农业销售辣椒苗突破5000万株,产值突破1500万元,湘赢辣椒入选盒马鲜生货架。三是养好鱼。聚焦鱼产业发展,支持海氏渔业依托刘少军院士打造集展示、育种、养殖于一体的生产基地,亩产效益提升15%,年产鱼苗上亿尾,产值达2000余万元。同时,院士团队研发的抗病草鱼、合方鲫等新品种带动杨家山村集体经济增收50余万元。
突出抓文旅融合,提升影响力
持续擦亮靖港古镇文化品牌,进一步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一是全面开发古镇。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投入6.5亿元,全面实施靖港古镇2.0版开发建设,今年5月将实现全新开街,预计年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超过3亿元,带动就业逾1000人。二是提升品牌效应。大力宣传推介靖港纸扎、皮影戏、蜡染技艺、制称技艺、怡华楼杠子面、八大碗、郭福娭毑小钵子甜酒等靖港古镇特色文化产品,学习强国、新华社、生财有道、新闻网等国家级媒体集中报道,文化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三是推动农旅融合。盘活都遨农业闲置土地资源,引进“无痕山野”星空露营团队发展农旅业,成为长沙近郊游“网红”打卡点。积极扶持千龙湖集团发展,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区被评为湖南省五星级休闲农业庄园。
突出抓民生保障,提升凝聚力
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努力让发展更有温度、让群众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一是持续推进群众增收。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脱贫群众人均年纯收入达1.8万元,相比2021年增长22.6%,无一例返贫和新致贫现象。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12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20万元,其中6个村突破100万元。二是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累计投入2.28亿元,顺利完成乡村公路提质改造190公里,全面提质千龙湖大道、靖格线、玉新线等主干道,获评全市“四好”农村公路示范乡镇。三是精心打造美丽村庄。严格按照“五好”“五美”“五特”标准,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累计投入1.2亿元,精心打造42个高品质美丽宜居村庄,全部一次性通过市区验收。四是全力确保大局稳定。统筹抓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道路交通安全、自建房整治等底线工作,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377起,获评全市信访工作“三无”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