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市八面山瑶族乡:打造“民生服务综合体”激发村民自治新活力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3-03-11 00:01

近年来,资兴市八面山瑶族乡打造民生服务综合体,着力解决乡村民生服务“弱势群体多、服务资源少、群众需求广、供给不均衡”的痛点难点问题,构筑起乡村治理共同体,以有限社会资源激发无限自治活力,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获评湖南省第二批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

“合”“和”与共“办民事”,便民惠民“零距离”

整合资源,构建民生服务“一盘棋”。整合村民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讲堂、24小时图书馆、留守儿童之家、家长学校、市民学校、老年学校等阵地资源,打造社交休闲、理论宣讲、文化学习、便民服务等4大功能场所,满足回应村民休闲娱乐、精神文化、养老扶幼、便民服务、议事协调等多方面需求与关切。目前,综合体日均村民到访量超100人次,村民幸福感在“家门口”得到提升。

融合力量,凝聚自治服务“一股劲”。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老年协会、志愿者服务队、妇女联合会等社会团体有机结合,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五老”志愿服务者、“巾帼”志愿服务者等自治队伍,链接本地大学生志愿者资源,推行“支部+社团+村民”自治管理模式。现有注册志愿者1235名,其中常驻志愿者135名,志愿者年活跃度达90%,凝聚起综合性志愿自治服务团结力量。

聚合功能,织密基层服务“一张网”。设置便民服务平台,聚合应急、综治、民政、人社、卫健、医保等执行力量和资源,推行“老百姓点单、综合体派单、志愿者接单、诉求人评单”工作流程。2022年综合体“接单”100余件次,让村民事有人说、难有人帮、怨有人解。

层层联动“察民情”,倾听民声“零死角”

优化“心连心”入户走访机制。改变以往目的式入户方法,依托乡村居民社会关系网络交织紧密这一特点,充分调动综合体成员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家常式”“串门式”“情感式”等柔性入户模式,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了解社情民意。全年入户走访1万余次,实现了群众需求精准接收、高效受理。

创建“手拉手”社情收集队伍。合理利用乡内常住人口以中老年人及妇女居多的特点,将“五老”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有机结合,组建“手拉手”社情收集队伍,在“家长里短”中收集社情民意,建立“需求”“民情”“资源”三张清单,能解决的交由志愿服务队伍解决,解决不了的每周集中向乡党委政府反映。截至目前,累计收集并集中向党委政府反映社情民意723条,带动邻里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搭设“面对面”坐班接访平台。落实乡领导坐班接访制度,乡党委书记、乡长带头接访,定期安排至少一名乡党政领导在民生服务综合体坐班,“面对面”接待群众,“点对点”倾听民声,“实打实”为群众解难。全年接访42次,解决民生实事85件,高效架起干群之间的“连心桥”。

同心同力“解民愿”,服务群众“零缺位”

党群协力办实事。调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力量,实施党员干部“报到”机制,组织开展“一件民生实事”行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要求全乡党员每年至少为群众解决一件民生实事,引导和鼓励群众共同参与。截至目前,累计解决民生实事305件,营造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社会氛围。

多元调处化纠纷。牢牢把握在乡老年人人口基数大、社会关系广、生活经验丰富、发挥余热意愿强等特点,组织本地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组成“五老”志愿服务团,成立“五老”调解专班,以法明人、以情动人、以话感人。同时,将“五老”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75起,构建起集预防、调解、稳控于一体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勠力同心聚思想。搭建志愿宣传服务平台,由乡党委政府牵头引导综合体成员参与到社会重点工作宣传中,通过舞蹈、歌谣、书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政府工作在“共话桑麻”中口口相传。形成了防溺水手势舞、“瑶乡杯”清廉篮球赛、普法送春联、“龙灯腰鼓闹元宵”二十大精神宣讲等品牌活动,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的知晓率、认可度不断攀升。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