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打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组合拳”

文章来源: 红星云  时间: 2023-03-13 08:33

近年来,安化县深入探索党建引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广泛凝聚支部、党员、群众振兴乡村的合力,确保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各项任务有人抓、可持续、见实效,14.86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2022年脱贫户、监测户人均年纯收入同比增长15.23%、8.74%。

政治引领增动力。健全机制,扛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凸显政治担当。出台《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制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21项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解决问题和破解难题的总抓手,全面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政治担当。塑强攻坚队伍。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村(社区)“两委”成员全覆盖履职轮训,举办驻村第一书记、党员致富带头人等培训班,让乡村振兴干部队伍脚下有路、心中有方。锁紧责任链条。定责、考责、问责全链条发力,县委书记每季调度,县领导联系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党员干部包户,45名组工干部长期蹲点调研指导,层层压实“关键少数”责任,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双提质、互促进。

夯基固本筑堡垒。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强化组织建设。优化党员结构,持续巩固农村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排查整顿成果,23名县级领导包村常态化推动软弱涣散党组织提质转化。在乡村振兴一线比担当、赛作风,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的领导干部14名,从村干部中比选乡镇领导干部、公务员等37名,每年评选表彰“最美村支书”10名,全面激发干实事、创实绩的精气神。强化投入保障。持续深入落实湖南省委全面加强基层建设“1+5”文件,优先保障基层运转支出财政预算,村级组织运转经费7年连续增长,村干部工资5年翻一番,养老保险、意外保险、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充分得到保障。强化造血功能。31名县级领导点对点帮扶83个“薄弱村”,信息化考勤与实地考察相结合推动410支工作队深驻真帮,物业租赁型、资源盘活型发展模式实现新突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首次跃上5000万元关口,323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面“消薄清零”。

聚才兴安强支撑。聚焦第一战略资源,持之以恒抓党建聚人才促振兴。创新机制引才。实施“5133”人才引进工程,出台支持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二十条措施,建立安化县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制度,启动紧缺人才引进编制使用“五二工程”,每年安排50名编制用于引进急需紧缺乡村振兴人才。触发乡情留才。实施“文化振兴”三年行动,将乡情乡愁转化为热爱家乡、感恩家乡、回报家乡的实际行动,收集1200条在外人才信息,“我心归处是安化”成为乡友共识,106个招商项目入库,2022年引进乡友项目15个,合同引资39.9亿元。搭建平台用才。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建立院士工作站1个、专家工作服务站3个,吸引各类专家教授300余名,重点服务特色农业实体40余家。“刘仲华院士工作站”以“产学研”合作模式推动茶产业健康发展。

善治乡村稳底盘。坚持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完善“治理骨架”。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个性化定制村规民约,推行“五治融合”治理模式,构建支部引领、村民自治、法治保障、乡贤推动的立体治理网络。全力推进“一门式”服务,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2万余场,办成民生实事3.9万件。打通“神经末梢”。全域推行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2.28万名村(居)民代表全覆盖联系30万户村民,组织触角纵向加长、横向加密,破解了联系服务群众难坚持、难入心的“末梢困境”。激活“红色细胞”。全面推广“三员两长网格化”促人居环境整治、“五老工作室”促基层治理等好做法,创建村民道德档案,组织2万名党员冲锋在疫情防控、森林防火、抗旱救灾一线,守护一方平安。探索党员群众筹资、乡贤捐资、政府奖补的“三个三分之一”筹建模式,以“五自五微一特”模式创建美丽屋场、共建安居家园,群众真正成为振兴主体。

发展产业促民富。充分发挥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吸纳人才返乡、资本下乡、乡友回乡、产业兴乡。支部牵引产业。党建链深度融入产业链,86%的非公企业成立党组织。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成立茶叶产业链联合党委助力乡村产业兴旺,推动“一叶富民”,茶园种植面积达36万亩,实现综合产值238亿元,10万人口因茶消除返贫风险。党员进驻企业。“党建引领、助力千企”常态化,制定工作任务清单,县委选派72名党建指导员指导企业以党建凝共识、聚合力、增干劲,64名副科级党员干部入驻68家重点企业解决问题185个,助力五大产业链实现工业总产值159亿元,安化黑茶入选全国商标品牌建设优秀案例。能人带富群众。积极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2022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900余人次,通过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帮扶等模式,将农户的土地、林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转化为股金、租金、薪金,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