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澧县从“引、育、护”入手,给人才造平台、搭舞台,让人才放光彩,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动力。
用心引才
突破体制柔性引才。积极总结在医疗、农业、企业三大板块探索出的“挂职博士、专科联盟、特邀教授、校企合作”等人才引进经验,聚焦特色产业、重点项目、市场急需,持续按照“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柔性引才方略,引进各类人才。逐步做到了人才供求“精准嫁接”、人才效能充分发挥,为人才难引、难用、难留困局的破解和县域产业做强企业做大提供了保证。
突破传统按需招才。改变以往广撒网、平均化引才模式,结合县内各领域岗位实际,按需招人才。对基层空编单位,采取实时空岗招聘补员,对企事业改革单位上岗人员,采取竞争上岗。针对县医疗卫生系统和县教育局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的实际,联合县人社局等单位赴湖南师范大学、南华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为县一中、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招聘高层次及紧缺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达成签约47人。针对县内工业企业人才短缺现状,先后2次组织5家园区重点规模工企业赴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开展定向引才行动。
突破地域合作用才。与省市医学专家、农学专家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将中央、省、市专家团队引入农村一线,把农技课堂设在田间地头。2022年以来先后有8支专家团队多次深入葡萄、黄桃种植和对虾养殖现场开展技术指导,逐步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高效农学资源等的纵向流动。
精心育才
抓好“带头人”培训。以农业产业带头人为重点,积极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班,省农广校联合举办澧县葡萄、桔柚等产业领军人才培训班,形成“1+N”以点带面模式,持续到各镇(街道)开展培训,有效促进培训资源共享。
抓好“小众化”培训。以葡萄、柑橘、蔬菜、中药材几大重点特色产业为基础,主动对接农产品市场需求。开展网上直播带货电商培训班,在农产品产销“节点”,进行“线上线下”同步推销,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解决。针对农用机械操作人员匮乏问题,多次组织开展农机手和操作手业务培训。通过专家授课现场指导培训、示范操作和观摩学习,农村现有农机手操作水平提升,新培育的农机操作人员也逐步上岗,增强了新型经营主体产业发展信心。
抓好“双促化”培训。在医卫领域率先探索实施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澧县模式”,促进县域医疗资源下沉、乡镇医院人才向上流动,有效推进医共体内行政、人员、业务、财务、绩效、药械“六统一”,实现人才共享、临床共享、科研共享、教学共享和管理共享,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悉心护才
确保经费不缩水。每年年初专门召开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就人才经费使用、人才创先争优等相关制度文件进行专题研讨、持续修订完善。人才补贴标准逐年提高。近年引进的中高层次人才各项补贴资金均严格按要求发放到位。
做到服务不掉线。从人才落地与本土融合的实际困难上着力,为人才户籍办理、配偶工作调动或推荐就业、子女入学、职称评定、人事代理等提供高效便捷优质服务。大力开发使用“人才线上服务平台”,为来澧人才提供常态化线上服务。人才与用人单位、政府部门联系更加紧密,人才在澧工作、生活更加舒心。
积极搭台不拆台。大力建好创新创业孵化、专家服务基层等平台,鼓励和引导人才到基层一线创新创业。大力开展“优秀科技工作者”“澧县拔尖人才”“澧州工匠”“乡村振兴实用人才”等评选表彰活动,在全县上下树牢“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为人才大放光彩提供广阔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