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石峰区:三个结合 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3-03-27 17:52

近年来,株洲市石峰区坚持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切实做好“三个结合”工作,不断推动社区党组织扎根社区,努力提升社区治理水平,让居民群众拥有更多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党建+网格”相结合,密切联系居民群众

坚持党建引领,健全组织体系,大力实施社区网格化治理模式,聚力红色管家,进一步拓宽联系服务渠道,提升社区治理精度,让居民群众真正感受到事事有人关注,时时有人关心。

党建全覆盖,夯实轴心力量。搭建了“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社区“四级组织”体系,激活党组织神经末梢,将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在最基层彰显。设置楼栋“红色地图”二维码系统,让楼栋党员、居民代表、志愿者等各类联系服务群众主体公开亮身份、主动亮承诺,让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不断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科学划网格,精准服务坐标。按照400户或1200人左右的标准划分网格,实行社区、网格一套人马制度,社区书记兼任网格长,其余人员都下沉到网格担任网格员。网格员通过摸排走访和日常巡查,系统掌握了辖区内的民情底数,实现了网格内“人、地、物、事、组织”等全要素信息的常态化管理与服务。网格员实行“多员合一”(党建员、卫健员、应急员、社保员、医保员、环保员等),建立网格员常态化联系和服务群众机制,实时关注和及时发现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难事、要事和烦心事,让网格员成为居民反映诉求的联系人和日常生活的知心人。

聚力红管家,注入运转动能。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平台,以小区楼栋为基层治理最小单元,由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牵头,选优配强党员管家、居民代表、楼栋长三支队伍,统筹管理居民服务工作。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全区每个网格内组建了幸福株洲居民微信群,由网格员担任群主,每户居民至少1人入群,联点干部、纪委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网格党员等人员加入群中,建立“居民诉求工作日4小时回应机制”,要求网格员和党员干部“急民之所急”,发现问题主动在群内发声,紧急情况第一时间处置或上报,构建平等、公正、积极活跃的互动交流平台。建立党员带头做“红管家”、居民代表、志愿者、社区民警、社区物业共同参与的“红色物业”管理模式,构建“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共治格局,初步实现栋栋有人管、事事有回应的治理成效。

“线下+线上”相结合,高效处置诉求问题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整合资源,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夯实网格力量,不断增强社区的服务和管理能力,做好“微服务”,办好“微实事”,使老百姓身边的大小事反映后能够得到及时回应和高效处置,让居民生活安定有序。

构建“线下”联系服务机制,现场应对处置问题纠纷。按照每个10-15户的标准建立居民代表联系小区居民制度,通过小区居民代表-居民小组长-楼栋长-小区支部-社区党委分层级接收和处置居民的诉求,使邻里之间、居民生活之中的小问题、小矛盾、小纠纷在最小范围内得到快速回应和处置。落实网格员A 岗(社区坐班办公)B 岗(网格走访巡查)轮岗、每月一日机关党员干部下网格、县级领导联系社区等工作制度,深入居民群众及时答疑解困,尽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事件问题处置在网格。

搭建“线上”事件处置平台,快速处置群众反映诉求。对于较为复杂或需多部门协调解决的事件和问题,在石峰区基层治理网格化平台上开发了网格事件督办模块,建立网格事件分类分流办理机制,打通了部门之间壁垒,提升了网格内事件处置效率。通过梳理城管、市场监管、应急、环保,以及水电气等23个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285个事项处置标准,将网格走访、微信群、随手拍、12345热线电话等多渠道搜集的居民群众诉求和问题,由区基层治理网格化平台分社区、街道、区三级对标派发,从登记-派遣-处置-核实-结案-反馈,处置过程形成闭环,对交办事件进行实时跟踪、核查,处置情况实行“一周一点评”,避免了相互推诿、拖而不办的现象,确保居民群众的诉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定点+移动”相结合,积极构建共治生态

通过“定点+移动”相结合的方式,在社区搭建各种活动平台,依靠和发动居民群众,激发和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大家拧成“一股绳”,共建共治共享。

完善社区服务平台,前移服务窗口。本着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原则,建设了集党建、民政、卫生健康、综治等于一体亲民式的综合服务窗口,居民能在社区办理的就不需跑到街道和区去办理,目前有生育证办理、特困人员认定、失业登记等77个事项在社区就能办(受)理。建立全区帮扶救助网格受理机制,实现业务受理登记、审核、审批、办结全程网上留痕并且公开透明,部门审批通过后相关资金直接打入申请人账户,保证帮扶救助公平公正。为精准服务群众,针对辖区内的老年人、孕妇、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社区网格员主动提供“上门办、到家办、帮(代)办”服务,打造群众身边的“移动式”服务前台等,将社区服务延伸至“最后一步路”。

夯实活动阵地建设,凝聚社区民心。通过党群服务站、社区博物馆、睦邻吧、啤酒厂文化记忆馆、火车头文化长廊等活动场所的建设,在增强居民对社区认同感的同时,为小区居民协商议事、休闲娱乐提供平台。建立了小区居民议事制度,实施“民生事项票决制”,对小区重大事项由居民群众进行研究讨论、作出决议,形成互帮互助、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良好氛围。推行小区业委会成员、小区党支部书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让业主积极参与小区自治。

推进“三社联动”,形成共治合力。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者引入社会资本的方式,把政府公共事务之外的事交给社会组织承担,政府由“唱主角”变为“做主导”,逐步使社会组织成为社区治理主体。如,整合民政的养老服务,引进“东方惠乐”民营机构,将原闲置场所改造成为集科学养育知识、老幼互动讲堂、祖孙互动游戏、创意小课堂和公益餐等多功能、一站式服务阵地。坚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出台《关于对获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证书人员给与奖励的实施方案》,加大引导和培训力度,鼓励从事社会组织工作或社区工作人员提升专业素养。以每户一名志愿者的“繁星工程”为载体,以小区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制定点对点服务策略,打造“花园筑梦者”亲子主题社区美化志愿服务,“相邻守望”敬老助残志愿服务,“安全卫士”助学岗志愿服务等10大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小区治理,营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