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石峰区:以小见大 激活城市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3-03-24 15:57

近年来,株洲市石峰区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全面领导,高处站位、大处谋划、细处着手,推行“党建+网格”治理模式,着力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激活城市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小体系构建大格局

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通过挖掘整合零散的体系和资源,构建起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1+5+N”党建工作格局。一个核心统揽全局。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全力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向基层延伸,聚焦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组建小区党组织192个,覆盖249个小区;聚焦新业态和新就业群体等,组建两新党组织50个,覆盖企业91家、社会组织14家。通过全覆盖组建,奠定了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统揽全局,协调四方”的核心地位。五级联动延伸触角。纵向上,健全“区级—街道—社区—小区—楼栋”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责任体系,完善支部书记包片、楼栋长包栋、居民代表包户的联系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下网格、进楼栋,亮身份、抓落实,党建触角得到有效延伸,向下扎根实现服务“零距离”。多域协同提升效应。横向上,统筹城乡、区域、条块党建资源,推行街道“大工委制”、社区“兼职委员制”,吸纳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职能部门等,跨行业、跨层次、跨地域组建党建共同体,动员业委会、物业公司、党员干部、基层群众共商共议,增强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

小平台撬动大治理

依托石峰网格化先发优势,大力探索实施社区网格化治理,形成以“一张网、一平台、一站点”为核心的,颇具石峰特色的“三位一体”基层治理模式。织牢一张网。按照400户1200人的标准,结合地域实际情况,将8个镇(街)、68个社区(村)划分为321个网格。以网格为单位,将辖区内的人口、房屋、组织、道路、特殊人群等信息录入网格平台,让民警、城管、保洁、市场监管、环保、应急、水电气、物业等力量下沉到网格,治理端口前移,实现网格(小区)内“人、地、物、事、组织”等全要素信息的常态化管理与服务。用好一平台。全力打造集综治信息、指挥调度、视频监控等“多网合一”功能集成的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建立网格中心统一派单、多部门联动的网格“1+N”联动机制,实现网格事件登记、派发、处置、核实、结案等环节全流程记录,成功打造县级领导随时批办、办理进展随时查询的掌上移动督办平台,做到民情底数“一网打尽”,指挥调度“一网统管”。建设一站点。充分整合辖区阵地资源,通过单建、联建、共建等方式,按照“6有+X”模式,融合石峰特色厂矿文化等人文元素,打造集小区党支部、物业服务、业委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站点——“睦邻吧”118个。依托党群阵地这个实体支撑服务群众,组织开展小区幸福邻里节等活动2200余场次,活动现场提供事项帮代办、家电维修、政策咨询等服务,真正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小方法彰显大效能

以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为基本导向,大力实施“党建+”基层治理融合行动,推动力量在基层集聚、资源向基层倾斜,效能在基层提升。在力量聚合上做“加法”。坚持民事民议,推行小区“四方议事会”制度,共商共议共决小区治理“家长里短”;坚持群防群治,成立小区幸福邻里志愿者服务队225支,启动“一户一人”万人志愿者“繁星工程”,推行楼栋“红管家”,治理“红地图”;坚持共建共享,结合田心片区城市更新,探索实施“1+2+N”党群服务阵地体系,推行社区与职校“五共”党建联盟新路径。在基层减负上做“减法”。统筹街道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下放151项执法权力,构建“1+3+X”执法模式,有效解决基层“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实施社区工作“三张清单”制度,建立81项社区公共服务清单、26项群众自治事务清单和11项有偿服务清单,真正让基层“腾出手来”谋发展办实事。在提质增效上做“乘法”。开展村(居)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按照“包片联系、就近就便、不漏一户”的原则,构建“两委”联组长、组长联代表、代表联群众的三级联动组织体系,常态化开展联系走访,收集解决社情民意565件、调解矛盾纠纷246件、为民办实事821件,真正做到了民意诉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在解决盲点上做“除法”。围绕社区残疾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特殊人群等弱势群体,经常性开展精神慰藉、生活资助、入户陪伴、文体活动等四类帮扶;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下水管道淤堵、道路破损塌陷、道路照明设施缺少等问题开展自查自纠专项行动,整改相关问题115个,确保民生服务全覆盖、问题处置无盲区。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