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解决农村党员日常管理难、作用发挥难、考核评价难等问题,永顺县探索推行农村党员“微积分”管理机制,实现农村党员考核精准化,让党员有岗位、有作为,推动全县1.3万余名党员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以“微积分”推动“大作为”,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科学设置立标准,实现日常操作规范化。建立“4+2+5+X”综合考评体系,通过科学设置积分规则画出党员“标尺线”。印制《农村党员微积分管理台账》,将所有农村党员划分为骨干类、普通类、流动类、特殊类4种考评类型,纳入“微积分”管理并实行动态跟踪调整。统一设定日常量化考核、民主评议2个考评维度,分别赋予分值70分、30分,年底计算综合得分,进行整体评价定等。日常量化考核设置发挥带头学习提高、争创佳绩、服务群众、遵纪守法、弘扬正气5项考评参数。赋予基层党组织自主权限,组织党员、村民代表结合自身重点工作修订增加积分项目。“X”是奖惩清单,对理论成果、各级表彰、特色创新予以奖励加分,对违法违纪受到党政纪处理等情形实施一票否决、积分清零。实施积分以来,基层党员听民声、解民忧、帮民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事例明显增多,先后有82名党员进一步找准了方向和职责。
规范考评定等次,实现民主评议科学化。以支部为单位,建立党员“微积分”管理台账,动态记录党员积分变化情况,及时反映党员基础分、正向加分、反向扣分,以及得分依据、加分理由、扣分原因等情况。按照“个人申报、专人审核、小组登记”的顺序,将党员积分情况进行初次把关统计,每季邀请党小组长、党员代表列席支委会,对积分情况进行审核确定,并通过公开栏、党员大会等各种方式公示,年底结合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对支委会审议的党员全年积分情况进行评定并公示。通过累计积分和公开晾晒的方式,实现农村党员考评从“模糊界定”变成“精准评价”。年老体弱及行动不便的党员,经申请和审核,原则上不作为“微积分”管理对象。通过“晒一晒”“比一比”激发党员群众参与“微积分”管理的内生动力,仅一季度全县就有8000余名党员通过参与村级事务、志愿服务、环境卫生整治等获得积分并兑换了实物,极大调动了党员参与教育管理的热情。
结果运用出实效,实现监督管理常态化。坚持树立正向激励和反向惩处的鲜明导向,将评价结果作为党员日常监督、年度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对评定为优秀等次的党员,由所属党支部通过积分兑换的方式为其免费兑换生活用品等进行鼓励,并作为上一级党组织评先选优的推荐对象。对合格党员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教育,强化党性意识,提升素质能力;对警示党员通过诫勉谈话、结对帮扶等方式,教育引导他们端正态度、限期整改,做好帮教转化工作,预备党员被评为警示党员的,延长其预备期;对不合格党员严格按照相关处置方式和程序给予相应处理,是骨干类党员的按照相关程序作降免职处理。在“微积分”的激励下,党员群众带头参与文明创建、环境整治等攻坚克难任务的责任感和主动性明显增强。2022年累计开展科普宣传、文明劝导、红色宣讲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0.9万余场,参与各类服务的志愿者1.5万人次、受益群众3.2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