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大祥区:牢固树立“第一资源”理念 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

文章来源: 红星云  时间: 2023-03-31 10:20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邵阳市大祥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奋力推动新时代人才强区建设,着力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营造爱才“舒适圈”

发挥各方优势,集中各方力量,汇聚爱才之心,招揽天下英才。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人才工作领导机制,将23家区直单位纳入人才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密切配合、用人单位主动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在乡镇街道全覆盖建设青年人才党支部,由1名乡镇街道班子成员担任支部书记,做好青年人才的选苗、培养、发展工作。区领导与32名专家人才实行一对一精准结对,深入思想教育、精准对接指导、全面帮助扶植。每年安排600万元用于人才专项工作,设立区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开设人才服务专线,谋划建立人才服务联盟,全面落实优惠政策,从衣食住行、政治荣誉等各方面做好服务工作。通过大祥融媒、大祥发布等宣传平台,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持续开展“大祥十大魅力教师”、“大祥名匠”等评选活动,选树人才典型,宣传先进事迹;召开返乡大学生、科技特派员、湘商、选调生等系列人才座谈会15次,倾听人才心声,服务人才需求,形成党委重视、社会尊重、青年向往、人才自豪的生动局面。

吹响引才“集结号”

结合本地实际,广开门路、求贤若渴,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全职和柔性引才相结合。编制内新引进硕士研究生29名,转任优秀公务员21名,招聘和录用教育、卫生行业人才49名;立足企业科技转型需求,签订4个博士生团队,仅2022年柔性引进高素质人才32名,其中博士21名、硕士11人。挖掘平台效能。充分发挥国家发改委专家智库工作站、大祥区科技服务平台等专家服务平台作用,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力争“十四五”期间在区内设立院士站点,引进10个博士服务团队,进一步优化区内科技成果鉴定、技术和决策咨询、科学技术普及、新技术推广和技术创新等活动平台。建立健全农业人才信息库。发掘保护乡村工匠、文化能人等农村各类实用人才和传统文化人才,现已入库52名。

打造育才“新高地”

优化整合现有人才培养平台和计划项目,建立覆盖全面、资源共享、衔接有序、梯次递进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青蓝工程”。建立100人的优秀年轻干部库,提拔57人,进一步使用32人;大力实施“宝庆人才”行动,推报4名人才获“宝庆人才卡”,粮安科技公司雷东阳获评全国农业农村部“神农青年英才”。深化产学研融合。全区35家企业纳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库,湖南雪峰种业公司获评“湖南瓜类育种科创团队”,湖南省节水抗旱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粮安科技公司,纳入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立项;支持云峰水泥、宝庆电厂等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加大育才力度。开设“云课堂”网络直播588场,邀请复旦大学、上海市委党校等院校知名专家学者11人现场授课;举办大祥区专家国情、省情、市情、区情研修班,19名专家人才赴韶山接受红色教育洗礼;派遣30名中青年干部到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和湖南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集中培训。培育高素质农民70人,培训农业种养技术、农村电子商务等专业人才56人。

把准用才“方向盘”

结合人才特点,科学合理“给位置”、精准无误“压担子”,将其用好、用活、用在“刀刃上”。高标准考核。有效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对标市人才工作“五项行动”工作要求,细化职能部门考核评价标准,对人才工作成果客观量化,落实人才工作“三述职”制度,把人才工作和日常业务紧密结合起来,强化人才政策任务落实。高质量服务。选派255名致富带头人、本乡本土大学生、退役军人等优秀人才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选派科技专家服务团深入农村开展服务164人次。多维度引导。鼓励各方人才参与乡村建设,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实施乡村振兴项目106个,建立蜂蜜、养蛙、水产、药材等退役老兵企业42家,创建专业合作社100个、家庭农场100个。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