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守好用好红色资源 厚植红色文化底蕴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3-04-12 21:29

醴陵是革命老区、将军摇篮,红色资源丰富。近年来,醴陵市加快“护”的步伐,拓展“挖”的内涵,突出“用”的效应,切实保护好、修缮好、研究好、利用好红色资源,让红色资源在新时代焕发绚丽光彩。

加强保护力度,守好“红色富矿”。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对全市红色资源分布情况进行全方位调研,深入挖掘革命先辈先烈、革命遗址、纪念场馆等各类红色资源,建立红色资源数据库。全市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单位9处,可移动革命文物414套499件。加强科学保护,编制《醴陵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9-2030)》《湖南省醴陵市李立三故居文物保护规划》,整理出版《醴陵市革命烈士名录》。按照“修旧如旧、维持原貌”原则,对革命遗址、红色基地等进行修复改造,最大限度地保持历史真实性、风貌整体性和文化延续性,确保每一处红色资源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目前,已完成毛泽东同志考察农民运动旧址—东富寺、醴陵南四区苏维埃革命活动旧址、耿飚旧居等9处革命文物场所提质改造。计划实施“渌江书院防护工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修复或重建渌江书院部分设施。

??1.jpg

渌江书院

加大挖掘深度,拓展“红色内涵”。高度重视红色资源挖掘,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用足用活红色资源,打造教育红色矩阵,全市共有9个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和26个现场教学点,其中,醴陵市委党校被评选为省级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李立三同志故居和耿飚旧居被评选为省级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组织邀请党史、文化界专家学者组建专班,基于人物事迹、宣传口号、经典故事等精神资源仔细挖掘,系统提取其中的红色资源关联内容,连点成线、织线成面,不断增加红色资源体量。以醴陵革命人物事迹为蓝本,深入凝练红色精神内涵,创作开发《“坦克车”李立三》《人民的战士耿飚》等15个精品红色故事。创作《渌水儿女心向党》《醴陵党史故事》等20余部系列视频。编印《中国共产党醴陵历史简明读本》《醴陵党史讲义》等书籍10000余本。并计划于6月聘请专家团队编撰《清代渌江书院志书》简体版,发掘、整理和讲授优秀传统文化和“书院好故事”。

??2.jpg

李立三同志故居

加快利用步伐,释放“红色效应”。将“课堂”搬到“现场”,推动各基层党组织和各类培训班走进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和现场教学点。近年来,在省级党员教育示范培训基地和现场教学点成功承办省委和株洲市委各类高规格培训班4批次。组织优秀讲师围绕渌江书院、耿传公祠优质文化资源,开发家风家教、治学治理、修身养性等课程,推动优质课程纳入党员培训课程体系,努力变素材为教材。以湘赣边乡村振兴党建示范带创建为契机,促进红色文旅融合发展,多处红色场所入围全国、全省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因地制宜,突显特色,多层次做好“红色+”文章,打造完整的红色产业链,使红色旅游成为新时代干部群众了解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途径。枫林镇依托耿飚旧居,打造具有革命传统体验、红色精神传承、绿色休闲观光等功能的红色旅游景点;沈潭镇整合美田桥村特有的人文资源,全力筹建“一园一馆一业一街一地”,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中共醴陵市委组织部 周渡 陈立)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