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汨罗市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三位一体”综合管护,连续两年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奖励,首批入选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
健全田长体系,用好一支队伍。深入落实“田长制”,确保田有人管,地有人种。推行“网格管理”。建立四级田长网格化体系,落实各级田长1025名,发动65名老党员、老骨干组建“民间田长”队伍,有效实现群治群管,全年及时制止、处置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56个。创新“智慧田长”。率先试点自然资源铁塔视频监测,重点区域实现全覆盖,让破坏耕地行为无处遁形。建设田长信息管理平台,将“湖南田长”APP推广至全市各村组,实现管田巡田可追溯。完善“协作机制”。构建“田长+检察长”协作机制,通过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协作调查等方式,全面增强保护实效。将耕地保护纳入综合绩效考核,与种粮补贴、镇级田长经济指标、争先创优“三个一”行动挂钩,不断激发工作动力。
坚持量质齐增,打造一方良田。坚持系统思维,因田施策,不断增加数量、提升质量。改小田为大田。创新投融资模式,引导多种主体整市改田6.04万亩,“高丰做法”入选全省耕地保护十大典型案例,被央视《焦点访谈》等专题深度报道。退荒地为耕地。推行“4+N”耕地恢复治理模式,坚持“政府统筹、政策补贴、宣传引导、流转经营、多方参与”,开展耕地减少整改补足,对符合变更认定新垦耕地,每亩给予300元奖励;落实耕种到位,每亩给予200元奖励,引导群众退林退园退坑塘还耕,全年耕地净流入858.39亩。变瘠土为沃土。统筹水库山塘清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将淤泥与秸秆、粪肥等混合发酵后还田,形成20至25厘米厚的有机耕作层,不断提地力、提产量、提效益。
强化督察执法,守住一条红线。2022年违法用地、违法占用耕地“零新增”,牢牢守住全市62.35万亩耕地红线。精准监督不留盲区。市田长办会同市纪委监委成立督查组,深入田间地头,实地督查新增耕地“春苗”行动种植暨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工作,对不作为、慢作为等现象,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动态巡查不走过场。遵循“一米法则”,对违法建筑超过一米未及时报告的,追究乡镇所包片巡查人员责任,情节严重的追究所长责任,去年2名所长因履职不到位被免职调岗。从严执法不打折扣。完善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凡是乡镇、园区或平台公司年度累计违法用地超过30亩,或违法占用耕地面积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面积15%以上的,一律从重从严处理。去年,共督办案件41起、约谈20人,全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减少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