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引领驱动”等有关重要论述,将人才工作提到新的高度。去年来,桂阳县紧扣“三个坚持”,以党管人才为统领,在顶层设计、精准引育、优化环境上做文章、出实招,纵深推进“人才强县”战略,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坚持高位推动统“棋局”。深入贯彻“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理念,落实党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总要求,全面筑牢党管人才根基,确保人才工作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强化领导抓根本。县委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推动,把人才工作融入“千年古郡、产业高地、冠军之城、全国百强”总体布局,实现一体谋划、统筹推进;建立“定期议才”制度,并将人才工作作为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重要议题和四大班子调研重点,推动形成科学决策、分工协作、定期会商、信息互通和督促落实的“五有”工作机制,形成常态,确保人才工作把准大局。深化责任聚合力。增强人才工作考核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把人才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绩效考核,列入各级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重要内容,强化结果运用,作为考核评价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紧密构建县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组织部门牵头,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全面参与的五级联动工作格局。优化政策强保障。全面对接湖南省“芙蓉人才行动计划”和郴州市“林邑聚才计划”,落细落实“人才新政52条”,大力实施“政策牵引”工程,结合实际出台《桂阳县高层次人才服务直通车制度(试行)》《桂阳县人才安家及生活补贴实施细则(试行)》等一系列配套文件,调剂事业编制建立“人才编制池”,以政策红利开辟人才引育“绿色通道”。
坚持需求导向落“棋子”。“政以才治,业以才兴”,着眼自身发展定位,主动聚焦社会需求,建立人才需求库,精准制定“引才入桂133”招引计划,打造靶向明确、精准发力的人才引育机制。立足产业布局引“尖才”。坚持以产引才、以才促产,重点围绕智能家居、有色金属、通用航空和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发展,深入实施“招才引智”工程,引进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120余名,解企业“燃煤之急”;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与5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帮助企业解难题破瓶颈,促成一批重点项目落户,增添“发展之翼”,促进“产业链”和“人才链”的良性互动。立足乡村振兴育“秀才”。整合行业部门和职业学校培训资源,依托线上线下平台,结合“田间课堂”“导师帮带”等措施,持续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能人回引”培养计划,共培训实用人才带头人1100余人次,培养种养能手等“土专家”和“田秀才”680余人、直播带货人才260余人;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定机制建设,推动“持证上岗”,进一步引导各类人才向乡村一线流动,为乡村振兴赋能添智。立足长远发展聚“高才”。实施编制专项、跟踪培养、经济优待、生活保障等过硬措施,率先引进高素质专业化党政人才16名,并实施政治能力素质、专业能力素养结合的全方位岗前培训,确保引进人才来之能用,进一步蓄积事业发展动能。
坚持优化环境稳“棋盘”。“为政之本、珍才倚才”,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优化人才服务和发展环境上持续发力,让人才安心留、舒心过、定心干。着力强化服务提升。建立县委书记抓人才工作责任清单和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一对一”名单,主动提供“保姆式”服务,为各类专家人才解决住房保障、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配套问题60余件;升级“人才服务专窗”,提供事项优先办理、全程帮办代办等一站式个性化服务,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米”。着力强化资金保障。发放小额贷款3000余万元,切实解决人才创新创业资金难题;在县级财政运行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设立超过5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人才资源开发和兑现政策奖励,言必行、行必果,树立践诺守信的政府形象。着力强化宣传激励。通过“聚焦一线、创新载体、塑造典型”,打造人才工作宣传矩阵,不断加大优秀人才的宣传推介力度,推荐评选为全市“最美科技工作者”1名、“十大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才””2名,“十大乡村名匠”2名,“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逐步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