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临湘市制定了《关于整体推进“巩固提升、示范引领”行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为实现产业振兴、富民强村的发展目标,紧紧围绕五大资源,扎实做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
围绕“土地”资源。土地是村(社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资源,可利用集体机动地、从农户手中流转承包地,经整理后再利用和提供经营权流转有偿服务等。进一步加快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做好用地计划管控,预留不少于5%的建设用地指标,专项用于集体经济项目建设。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建设或经营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简化行政审批流程。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自主经营、作价入股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实现集体资产收益最大化。
围绕“水面”资源。临湘市地处长江之滨,域内河、湖、汊、港遍布,水域资源丰富,挖掘“靠水吃水”的发展潜力,积极调整水产品产业结构,打破“思维定式”,转变思路,以“水面基地+合作社”模式为依托,引进致富带头人发展精品养殖项目,形成示范区、精养区、休闲区等多个振兴亮点。
围绕“房屋”资源。针对目前农村的闲置农房日益增多的情况,以历史文化村落、中心村建设为载体,通过保护开发、宅基地整理复垦等途径,引入社会资本,收储农户闲置农房和宅基地,结合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大力发展美丽经济,打造村域景区、农家乐、民宿经济等。同时对村集体闲置的会堂、厂房、祠堂和废弃学校等设施,通过公开拍卖、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盘活,增加村集体收入。
围绕“景观”资源。村集体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地域特点、产业特色,从人文风俗、自然景观、传统技艺、美食文化等方面着手,挖掘当地景观和文史资源,引入社会资本开发旅游经济,村集体以景点资源、历史文化资产等方式入股、通过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或引进社会资本联合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围绕“人力”资源。发展好村级集体经济,带头人是关键,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从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农村致富带头人中大力选拔村(社区)党组织书记57名,担任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滞后、信访矛盾集中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同时大力推进村(社区)“荣誉书记”的选聘工作,按照党性强、品行好、声望高、能力优的标准,从一年以上党龄寓外乡友中选聘一批村级“荣誉书记”,充分发挥优秀党员视野宽、资源多、实力强、人脉广等优势,服务乡村振兴。同时鼓励创办村级经营性服务实体,开展中介服务、成立工程施工队、农业服务队、运输公司等生产经营组织,为市场主体提供加工、流通、仓储、劳务等有偿服务等。闯出一条既适应市场需求又符合群众利益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截至目前,临湘市已选聘知名乡友113名担任村(社区)荣誉书记,共筹集整合社会资金300余万元,办理民生实事285件。在各涉农镇(街)先行试点组建村级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12个,成立村集体劳务公司8家,搭建联结到户1万余户,共完成土地托管服务面积23.63万亩,水域面积发包1.8万余亩,民俗房屋托管351栋。(通讯员 廖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