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走基层丨小辣椒成就大产业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3-04-29 06:25

近年来,株洲市渌口区龙船镇坚持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增强党组织服务功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作为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抓手,形成了多项实践成果,各村实现了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转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业现代化程度逐步提升,农村基层政权更加夯实,龙船宝地处处焕发出生机活力。

龙船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大陆性气候特征比较明显,具有气温高,光照足,降水多,无霜期长等特征,极适合辣椒生长,打造培育出了国家地理标志“株洲市王十万黄辣椒”特色品牌。勤劳淳朴的龙船人民,大力弘扬匠心精神,探索了一整套标准化绿色有机种植技术,以专注和执着创造了黄辣椒的好品质、好口碑、好市场。

找对路子,打造品牌,做强辣椒经济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渌口区龙船镇紧紧围绕“株洲王十万黄辣椒”这一特色产业,集中连片打造河包、金华、赤石、挽洲等4个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近万亩的辣椒种植片区“气场全开”,全年产量达到1万余顿,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亿元,黄辣椒产业带动全镇各村3000余户农民就业,小小黄辣椒为湘江河岸旁的古老乡镇注入了满满活力。

在龙船镇河包村的王十万黄辣椒产品展示中心,支“两委”接待着一波又一波慕名而来的客商。龙船镇采取“互联网+贸易+物流+电商+工业游+文创”模式,搭建黄辣椒系列产品整体展示、产品体验、产品营销的平台,打造集产、学、研、销、娱为一体的综合产品集散地;此外,河包村还建设了黄辣椒加工厂房和冷链车间,打造了第一条黄辣椒现代化无菌加工生产线,实力雄厚的“辣椒基地”,擦亮了远近闻名的“株洲王十万黄辣椒”品牌,让龙船镇闻名遐迩。

科技赋能,创新引领,助力辣椒产业

今年4月,湖南农业大学—株洲市渌口区乡村振兴合作共建暨邹学校院士团队株洲市渌口区工作室揭牌仪式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大党委副书记、校长邹学校带领打造樟树港辣椒的原班团队进驻渌口区龙船镇,王十万黄辣椒产业成功牵手“辣椒院士”。这一次“院地合作”,是渌口区打造乡村振兴“政产学研用”发展模式的又一生动实践,渌口区农业产业将抢抓邹学校院士团队工作室落户渌口的机遇,加快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探索出科技支撑农业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打造“三个高地”和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做出更大贡献。此外,去年的炎炎夏日里,龙船镇创造性举办了“王十万黄辣椒厨王争霸赛”和首届“株洲王十万黄辣椒”文化旅游节,游客慕名前来,带火龙船镇旅游市场,乡亲们开民宿、开餐馆、办农家乐,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农旅融合,产业兴镇,品尝辣味“爱情”

除了声名远扬的“株洲王十万黄辣椒”外,龙船镇还有湘江最大的江心岛—挽洲岛,公元769年春,唐代诗圣杜甫携眷行船至此,被这里的奇观异景所吸引,作有一首《次晚洲》诗,挽洲岛因此得名。在《航拍中国》系列节目中,绿色掩映下的挽洲,是一座还没被开发的原生态江心小岛。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着力打造“这么近,这么美,就爱渌口的山和水”这一文旅品牌,围绕“挽手余生,相约挽洲”主题,着力将挽洲岛打造成为湘江中游的爱情圣地。龙船镇也将黄辣椒与爱情相结合,在岛上建设黄辣椒景观区,营造辣味“爱情”氛围,凭借地理位置的优势以及湘江两畔的其他文旅资源,打造形成一个集农产品展销、休闲垂钓、特色餐饮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基地。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打造红色引擎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返乡就业,乡亲们开民宿、开餐馆、办农家乐,商旅游客慕名前来,带火了一方产业。2022年,龙船镇25的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突破5万元,河包村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辣椒产业的背后,是“党建链”连接了“产业链”,党建引领为推动龙船镇的发展建设注入强劲动力。龙船镇党委结合村(居)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和“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开展结对联系、屋场会议、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把政策深耕到基层,把问题化解在“前端”。

如今的龙船镇不仅有美如画的宜居家园,更有不断延伸的黄辣椒特色产业链,乡村振兴的好日子也将越来越红火。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