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洪江区始终将推进清廉村(社区)建设作为大抓基层、建强基层、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推出“党建引廉”“党心助廉”“党规固廉”“党风润廉”“党性育廉”的“五廉”工作法,推动清廉元素同党建元素深度融合,有效增强了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意识和党员干部的廉洁自觉性。今年向市级推荐1个清廉街道,1个清廉村(社区)。
“党建引廉”为支部堡垒注入“廉活力”。始终将廉政教育抓在日常、融入经常。将党风廉政建设内容纳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重要内容,鼓励各村(社区)党支部创新特色开展“清廉”文艺、“清廉”展演等廉政文化主题活动,鼓励党支部书记、支部党员上台讲廉政党课、分享廉政故事,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廉政文化入脑入心。同时,充分发挥乡镇党校载体作用,推动“清廉学校”进支部,常态化开设清风课堂,严格按照区级联村领导半年一次、乡(街道)党委书记一季一次、乡(街道)挂村领导一月一次、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一周一次的要求对支部党员常态化开设廉政文化专题培训班,开展廉政教育和法纪知识教育培训课程,并增设“清风夜校班”,对日常忙于工作且未能参班的党员进行“补课”,有效确保了支部党员廉政知识常学常新、常新常学。
“党心助廉”为乡村振兴赋能“廉动力”。乡村振兴,美丽先行,坚持充分发挥党建的聚合力,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指导乡(村)党组织将阵地建设同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鼓励乡(村)深入挖掘生态文化、村规民约等中蕴含的清廉元素,以廉洁文化墙、廉洁书屋等方式融入村容村貌建设,并结合“清廉村校”实现内外兼修,做到了学习有阵地,充电有特色。同时,建立责任传导机制,将美丽乡村建设内容纳入廉政考核内容,每个卫生区设置“党员干部环境卫生包干区”标识牌,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并建立“五治”红黑榜单,常态化开展“五美”评比活动,建立“美丽庭院三包”,通过“考评打分”+“积分兑换”的方式,晒“成绩”、晾“不足”,推动廉政同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融合,让全区5310名党员干部全员、全时融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了“网红村”川山村,以及“全国宜居乡村”“全国文明村镇”茅头园村、“湖南省乡村治理示范村”“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菖蒲村等一大批宜业宜居宜游新农村,有效推动农旅融合,所有村(社区)村集体经济全面“消薄”。目前,全区村庄绿化覆盖率达69.5%,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擂台”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并累计创建美丽乡村省市级示范村7个、市级基层党建示范村(社区)2个、市级基层党建特色村(社区)4个、市级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特色村1个、市级“真抓实干”优秀村4个,党的组织功能和政治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党规固廉”为基层治理筑牢“护廉网”。常态化开展“三整顿两提升”干部作风建设专项活动。督促指导村(社区)规范细化党员干部管理、社区服务提升、居务参与监督等具体制度,利用政务一体机党务、政务工作事项活动、办事指南、社会救助申报审批及服务群众项目资金使用等内容,确保党务、居务、财务“三务”始终公开透明。建设清廉村(社区)“双监督”平台,在社区办事大厅设置居民代表监督岗,建立完善居务监督委员会、居民代表会议、居民民主议事小组等居民监督机构,确保监督精准高效。推行“一清单四机制”工作方法,清单(即以清单的形式厘清村级“小微权力”底数),四机制(即“两委”干部全员签订《廉洁承诺书》、村(社区)将承诺书及廉洁风险清单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予以公示、乡(街道)针对履行廉洁承诺情况予以考评、将村(社区)干部考评情况运用于年度考核、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依据),截至目前共排查出廉洁风险点639个,制定防控措施516条,实现村(社区)“两委”干部覆盖、摸排、承诺三个100%。
“党风润廉”为村居文化营造“廉氛围”。深化拓展党群连心“五个到户”,做实廉政家访活动,制定廉政家访记录本,要求乡(街道)班子成员一季度走访一次,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一月走访一次,定期了解党员干部八小时外工作、生活动态,向家属普及廉政知识,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家属当好廉内助,弘扬清廉家风。依托“小区党群服务驿站”“邻里夜话”等基层治理做法,组织社区骨干、党员代表、热心居民,采用文艺节目、以案说法等形式,因地制宜推进清廉文化进社区、进楼道、进家庭。同时,推出“党建+楼栋”治理模式,在具有3名及以上党员的楼栋成立楼栋党小组,不足3名党员的楼栋通过联建的形式成立党小组,聘请楼栋情况清、责任意识强的群众党员担任小组长,一月一次组织居民“围炉夜话”,邀请“两委员一代表”参加,除共同沟通解决辖区问题纠纷外,还向居民收集清廉建设工作建议,便于将清廉文化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形成广大群众学廉崇廉尚廉的良好氛围,实现以廉化文、以文化人的效果。
“党性育廉”为廉旅融合擦亮“廉招牌”。紧密结合洪江区“文旅引领”发展思路,推动廉政教育同党性教育相结合。精准把握怀化旅游“金三角”区位优势和市委战略支持,在旅游“金三角”沿线鸬鹚村修建“清廉”主题荷花池,打造“清廉”文化长廊,在大湾塘社区党建主题广场等区域性党建红色元素,形成具有洪江特色的旅游风光带。以犁头嘴社区为核心,大力建设茅头园村研学基地住宿楼等项目,并依托高坡街社区红色文化、廉政文化资源,新建洪江古商城家风家训馆、革命老区展览馆、小红军博物馆等系列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全面构建集党性教育、廉政教育、红色研学、特色民宿等为一体的现场研学基地,同时,以本土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家风文化为依托,深入挖掘洪江古商城内廉政历史文化因子,将“苍天有眼”“清白传家”“吃亏是福”“鱼龙变化”等清廉文化元素,同当代官与商、治与为、廉与利巧妙融合,推出一系列廉政党课与直观警示教育相结合的课程,打造了一条集参观讲解、实景演出、互动体验、产品展销于一体的“廉旅”融合旅游线路,在寓教于乐中加强研学学子、游客等对清廉文化的认知。目前,洪江古商城内清廉文化教育阵地多达20余处,集古家训、古建筑、古牌匾和现代红色故事为一体,形成了多元互补的廉政教育格局,每年吸纳各地党组织和旅游团队超10万人次来此开展廉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