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澧县:建强村(社区)干部队伍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3-05-30 19:48

近年来,临澧县坚持把加强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重要任务来抓,不断优化基层干部选育管用链条,着力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强、担当精神强、治理能力强、带富本领强的村(社区)干部队伍,为助推乡村振兴凝聚强大力量。

调整及时跟进。从严控制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职数,吸纳一批年富力强、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才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全县“一肩挑”比例达95%,班子整体平均年龄44岁,大专以上学历584人。扎实开展村(社区)换届“回头看”,对村(社区)“两委”班子运行情况逐一分析研判,全面掌握村(社区)“两委”班子运转和后备人选储备情况,调整充实村(社区)干部队伍,抓实抓细村(社区)“两委”换届“后半篇”文章。严格按照“十不选”,落实“逢进必审”“县级联审”“县级备案”制度,换届后离职的19名村(社区)干部全部在3个月内按要求选优配齐,保障村(社区)“两委”班子顺畅运行。

培训全面加强。抓好抓实村(社区)干部理论武装、市场经济、农业技术、法律法规、村务管理等方面学习培训,将村(社区)干部培训纳入县干部教育计划,确保每年参加县以上集中培训5天(40个学时)以上。健全县委党校、远教站点、县农教中心和县职业中专“四位一体”的村(社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分期分批对村(社区)干部进行集中培训。近年来,共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村级集体经济、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等专题培训班160余期,培训村(社区)干部2700多人次,进一步提升业务理论水平和带头致富能力,2022年村平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7.5万元,工作经验被《湖南日报》头版头条宣传推介。

考核常态推进。落实村级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村(社区)“两委”班子主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服务群众、廉洁自律、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进行公开承诺,接受监督。年底统一组织开展践诺评比活动,通过年初晒承诺、年中晒进度、年底晒成绩,让村(社区)干部在互比互学中提升干事创业本领。采取日常考核、半年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村(社区)干部进行绩效考核,按照自我评估、实绩公示、群众评价、乡镇考核审定等步骤,客观评价村(社区)干部的实绩,并根据得分确定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等次,考核结果与绩效报酬、评先评优和选拔任用挂钩。

人才大力引育。实施“133人才培养工程”,每个村(社区)建立包括1名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3名后备干部、3名以上入党积极分子的本土后备人才库,将本土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优秀人员、优秀退伍军人、大学毕业生等纳入后备人选,实行跟踪培养、动态管理。在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中,引入218名优秀的后备人才充实到村(社区)干部队伍,并为每个村(社区)配备了一名30岁左右、大专以上学历的村级事务联络员。制定《临澧县“导师帮带制”工作方案》,将基层工作经验相对不足或业务工作能力相对较弱的98名村(社区)干部作为帮带对象,利用常德“云党建”系统和干部管理数据库进行细致分析,精准确定78名帮带导师,实行因材施教、分类施教,切实提升帮带对象的基层工作能力和水平。

待遇重点保障。建立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绩效奖励”的岗位报酬机制,健全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自然增长机制,2022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达4.38万元,绩效奖励由乡镇(街道)党(工)委根据年度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审批,年底统一发放。全面落实在职村(社区)干部健康体检、年休假等制度,组织村(社区)干部参加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在职一年购买一年。高标准建成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平台131个,其中新建85个,改扩建46个,平均建筑面积达510平方米。采取“财政拨一点、党费拿一点、乡镇出一点”的办法加大扶助金募集和困难补助发放力度。近年来,对未参加养老保险、连续任职10年或累计任职15年以上、年龄在60岁以上离任村主干,每人每年发放3000元生活补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后顾之忧。

激励有效提升。拓展村(社区)干部成长通道,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优秀村(社区)干部,优先推荐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每年拿出一定名额定向考录公务员、招聘事业编等,近年来先后有50多名村(社区)干部被评为市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有23名村(社区)干部通过比选、招考等途径成为公务员、事业编工作人员。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