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扎根田野写丰收

文章来源: 红星云  时间: 2023-06-12 08:42

5月23日,在“湘潭市乡村振兴驻村交流群”内,湘潭县锦石乡碧泉村驻村第一书记胡坤发的一条消息《一潭“碧”水 “涌”出亿元产业》,引得驻村干部们纷纷点赞。原来,碧泉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良好生态、人文禀赋和优质珍稀水资源,稳步走“引进社会资本+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2022年成功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

在乡村振兴第一线,湘潭市276支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438名驻村干部志在田野写丰收。两年来,他们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一手抓基层党建,一手抓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建强乡村振兴的“红色堡垒”,广袤农村随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

驻村更爱村

“吴书记,你真有本事,我老婆嫁给我二十多年没下过田,被你‘赶’到田里去了。”韶山市韶山乡平里村村民胡应碰到吴启军,竖起了大拇指。吴启军是湘潭市乡村振兴局干部,被派驻韶山市韶山乡平里村,担任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

驻村两年来,平里村人心齐了,产业旺了,研学火了,省内外党员干部纷纷来“取经”。谈及第一书记的“驻村经”,早已把吴启军当“村里人”的村民们说,吴书记的“金点子”有一箩筐。

吴启军丰富基层治理平台,引入“湘妹子能量家园”项目,建立积分奖励机制,对参加志愿活动、配合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群众给予能量积分,每月26日统一兑现积分奖励,一积分相当于一元钱。

正是这样的积分奖励,平里村在两天时间内完成了15亩赤松茸的采摘,在3天内完成30亩优质杂交水稻试验田种植,在3个月时间内完成村主干道“白改黑”、徐家湾大塘、河道清淤等18个民生实事项目,也涌现出了像胡应老婆那样主动下田挣积分的志愿群众。

一辆摩托车,一个公文包,一个笔记本,这是杨德明驻村的“三件宝”。杨德明是湘潭市林业局的林业技术人员,被派驻湘潭经开区响水乡砂塘村,担任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

杨德明年过半百,在湘潭300多万亩林地上奋斗了半辈子,却两度“请战”驻村第一线。他患有腿疾,却偏爱为村里的大小事“跑腿”。在湘乡市金薮乡普岭村驻村时,卫生院经常卖止痛片给他的陈医生劝他:“老杨啊,别那么拼命,驻村不过就几年。”可杨德明觉得,只要能帮乡亲们致富,自己多跑跑也值得。

“我把路蹚出来,乡亲们就好走了。”杨德明说的“路”,以前是脱贫的路,现在是振兴的路。以前,从普岭到市区,来回有150多公里,为落实扶贫政策,他记不清跑了多少个来回。这两年,他为了给砂塘村修路,跑后盾单位、跑项目资金,最多时,一天跑了9个单位。

像“点子书记”吴启军、“跑腿书记”杨德明一样,全市驻村干部驻村更驻心,以村为家、以民为邻,“吃、住、干”都在农村,把村民当亲人,以农事为己任,在党委政府和基层群众中间架起了一座座连心桥。据初步统计,结合“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活动契机,湘潭市驻村干部累计走访群众21.7万余人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231个。

实干促振兴

岳塘区荷塘街道荷塘村位于长株潭“绿心”的核心区域。“全村5.8平方公里,一半是城镇开发区,还有1/4是生态保育区,剩下的大多是基本农田。”方超是湘潭市委组织部干部,担任荷塘村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后,他带领党员群众在“夹缝”中求“突围”,把“闲资产”变为“活资源”,全力开发建设荷塘一号院民宿、“我在荷塘有亩田”研学和稻雕艺术公园采摘三大农旅项目,多渠道探索强村富民新路径。

刚过去不久的这个“五一”,湘乡市龙洞镇泉湖村呈现了一幅农文旅融合的美景。陈赓故居前,游人如织感悟红色精神;共享菜园里,市民沉浸式体验田园之乐;生态庄园内,食客陶醉于山水美食间。湘潭市财政局派驻泉湖村的钟志军说:“生态庄园旁的这几栋民房,我们正计划打造成民宿。如今我们村人气旺着呢!”

而三年前,“旺气”的泉湖村还是个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的“薄弱村”。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在找准红、绿、蓝“三色资源”发展路径后,该村集体经济收入一年实现“消薄”,两年轻松“升级”到30万元,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100万元。

振兴乡村是驻村干部的应尽之责。像方超、钟志军这样的驻村干部还有很多,他们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以产业振兴“领头雁”的姿态,带领村民致富,带动村集体经济“加速快跑”。

据悉,自2021年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湘潭市创新驻村工作模式,分引领区、推进区、跟进区三区分类施策,振兴乡村。引领区是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和示范村等,以产业试点、典型引路,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如湘乡市月山镇先锋村和湘潭县射埠镇方上桥村开展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已成功并网发电,湘潭县排头乡团结村和雨湖区姜畲镇白鹭湖村进行碧根果种植试点成效明显。将原省定贫困村等重点村作为推进区,重点推动现有产业转型升级、提质提效,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品”,推动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特色村。湘潭市8个发展案例村入选《湖南省集体经济发展百村案例》。将集体经济薄弱村作为跟进区,选派103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到村,推动“一村一策”实施消薄方案,2022年全市121个薄弱村全面消除。

提能更蓄能

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能否高质量开展,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湘潭市委组织部突出人岗相适,严把能力划线、专业对口、岗位培训“三道关”,确保驻村队员选得优、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

“入口关”坚持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工作作风好、组织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三好两强一热心”标准。“专业关”优先选派259名有农村工作经验、涉农专业技术的干部担任驻村干部,占比超过59.1%。“培训关”方面,湘潭市本级先后举办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培训班、市派乡村振兴驻村干部专题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累计培训超1100人次,在实现全市驻村干部培训全覆盖的同时,“精准滴灌”驻村干部成长为懂农业、爱农村的“行家里手”。

一手抓干部鞭策,一手抓正向激励。湘潭市严管督促真抓实干,坚决杜绝驻村干部“两头跑”“两不管”“读通校”现象。如对市县两级驻村工作队开展逐队工作评估,针对评估不达标的市县驻村干部61人及时进行调整更换。湘潭市驻村办会同驻部纪检组,对驻村干部开展督查暗访47次,约谈提醒27人。既“严管”也“厚爱”,全市严格落实驻村生活补助、通信补助等保障待遇,定期组织驻村干部健康体检,统一购买人身保险,健全完善谈心谈话、走访慰问、关爱解困等制度,为驻村干部化忧解困。

驻村干部“提能”,乡村振兴“蓄能”。两年来,这支400多人组成的驻村“铁军”扎根农村,将智慧和汗水播撒在希望的田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