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和改进全市教育系统调查研究工作,宁乡市教育局结合系统实际,统筹谋划,周密部署,围绕学校发展、质量提升、队伍建设、教育管理等方面,积极开展“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深入开展战略性调研、对策性调研、前瞻性调研、跟踪性调研、解剖式调研、督察式调研,适时提交调研成果,做到调查研究工作在教育系统全面铺开。
宁乡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明确牵头1个调研课题,明确时间节点、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确保调查研究工作有序进行。同时,坚持进课堂、进班级、进家庭、进宿舍、进食堂,与师生员工“面对面”座谈、“零距离”接触、“心贴心”交流,摸准情况、吃透问题,问计于师生、问计于实践,使调查研究的过程成为理论学习向实践运用转化的过程,成为转变作风、增进同师生群众感情的过程,成为提高履职本领、增强责任担当的过程。
突出走深走实 理论学习更“鲜”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宁乡市教育局积极采取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读书班、青年理论学习、政治理论集中学习等方式,增强做好调查研究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宁乡市教育局在全市教育系统大兴调查研究,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问题导向、攻坚克难、系统观念,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加快推进宁乡教育高品质发展。
“一方面,我们充分认识到调查研究、问题整改需要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另一方面,我们的理论学习形式更加‘鲜活’,学出味道、学出氛围、学出干劲。”宁乡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伟平表示,要不断提高新形势下调查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教育改革发展赋能。
宁乡市教育局成立全市教育系统大兴调查研究工作小组,制定方案针对教育领域或工作中最突出的难点问题、群众师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明确调研的项目课题、方式方法和工作要求等,统筹安排、合理确定调研的时间、地点、对象,力争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
突出问题导向 调查研究更深
“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调查研究必须找准问题、注重方法、深化研究,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
宁乡市教育局坚持传统调研方式与现代调研方法相结合、本地调研与学习先进相结合,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调查、抽样调查、统计分析、蹲点调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开展调查研究。
同时,注重与常规检查、专项督查等工作相衔接,避免扎堆调研、多头调研、重复调研。注重成果运用,及时发现总结调查研究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完善重大决策调研论证、领导干部联系指导基层党组织等长效机制,促进调研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宁乡市教育局调查研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实施办法,轻车简从,厉行节约,更多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调研,深入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单位开展调研,不增加基层学校负担,注意为基层学校、教师减负。弘扬“短、实、新”文风,在调查的基础上深化研究,防止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以调研促深学,以调研促敢为,以调研促实干。
每月调研后,宁乡市教育局对那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涉及教育改革发展和校园安全稳定的深层次关键性问题,分析根源症结,研究对策措施,确保每个问题都有务实管用的破解之策。
突出目标导向 解决问题更实
解决问题是调查研究的重要环节。调查研究必须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宁乡市教育局紧扣解决问题目标,用“清单管理”“联动整改”“长效机制”推进落实。
对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宁乡市教育局逐一梳理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逐一列出解决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对于表现在基层学校、根子在上面的需要多部门协同、多层级联动的,可以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组建专班,上下协同、整体推进、集中攻坚;对属于执行层面“中梗阻”问题,领导干部靠前指挥、推进落实。
同时,宁乡市教育局建立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成果,推出一批切合实际、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加强对调研课题完成情况、问题解决情况的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领导班子成员定期对调研对象和解决问题等事项进行回访,注意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提出持续优化改进工作的措施。
宁乡市教育局强化对调查研究活动的科学统筹,强化督查考核,把大兴调查研究工作作为作风建设、年度考核、绩效考核、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树立鲜明工作导向。并充分利用网站、公众号等,大力宣传大兴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具体举措、实际成效、典型经验,推介优秀调研成果,加强舆论引导,凝聚起大兴调查研究的共识和力量,营造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