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州市零陵区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强化法律监督职能,通过打造“红心”党建路径,开展好“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激发党建新活力,实现业务工作围绕党建工作转,党建工作支持业务发展,不断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推动检察服务零陵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坚持以党建引领明方向,提升落实司法责任制政治领导力。压实三级党建责任。先后制定《零陵区检察院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列明党组(书记)、党总支(书记)和党支部(书记)16项责任,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支部党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把支部建设、党性提升、检察业务、创新创优等工作融入责任体系、目标管理之中。打造党建管理模式,建立组织、业绩、廉政动态数字档案,实行党总支、党支部、支部书记、普通党员四级模块化管理,使党建引领有组织有体系。延展“党建+”政治功能。通过每月开展“周一夜学”活动,将党建内容和延伸检察职能有机结合,谋划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全院干警利用“周一夜学”白天自学理论、业务知识等,晚上开展分享学习体会、推荐优秀书目,使党建引领司法责任制有载体有方法。去年以来,全院集中学习37次,实现参学、领学全覆盖,开展志愿服务360余人次。紧盯意识形态责任。把抓牢意识形态工作作为落实法律监督工作的关键环节,制定《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每年出台《意识形态年度工作要点》,建立干警思想动态定期分析、随时报告制度,有针对性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不断增强干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同时,将意识形态责任落实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结合运用,使党建引领司法责任制有方向有抓手。
检察院党员干部到永州烈士公园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坚持以党建赋能明职责,提升检察权规范高效运行执行力。实行“融入式”评价机制。建立党员评议支部、支部点评党员,党员争当岗位标兵、支部争创一流业绩“双评双争”工作机制。通过每月一次的“融入式”点评,由支部委员具体进行评查,支部书记通报阶段性工作完成情况;分管院领导对党员积分排名靠后的检察干警进行约谈;年内,由党组书记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存在问题。近两年,有5名90后党员干警因党建和业务工作突出,先后走上中层正职领导岗位。实行一体化综合考核。改变党建与检察业务分别考核模式,实行“党建+检察业务”联合考核。将党建工作成果融入基层院建设考核,列出支部和党员干警的考核清单,实现党建工作考核由定性到定量转变。调整考核权重,通过赋值量化党建指标,使党建考核由分数变系数,强化了党建在司法办案中的引领作用。在考核激励下,6名党员干警获省级以上表彰。明晰清单式权责体系。进一步细化院领导、部室主任检察权力和责任清单,确定监管对象、权责范围及履职要求,确保行权有据、权责明晰。制定“程序性事项审核清单”“检察管理职责清单”和“负面清单”,压缩院领导、部室主任干预或变相干预案件空间。强化院领导、部室主任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近两年院领导、部室主任带头办案700余件。
坚持以党建内延促加成,提升全体检察人员凝聚力战斗力。构筑“平台+练兵”阵地。打造“红心”检察品牌,构筑数字化管理平台、“青年讲坛”教育培训平台、“党员之家”组织生活平台、“支部活动室”标准化党员活动平台,时时刻刻地让党员干警感受“组织就在身边”。组建零陵检察法治宣讲队,全年开展法治宣讲49次,全年为群众办理各类实事42件。目前,“检察官一线走访”“企业发展一线护航”“为民实事一线办结”已成为党员先锋的“练兵场”。狠抓“机制+作风”落实。制定《零陵区检察院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手册》,将党小组建在专案上,根据人案比、办案数等,动态调整力量,把党员干部放在矛盾最突出、困难最多的岗位。建立举报投诉平台,做到对群众投诉举报、重大舆情、重大瑕疵与不合格案件“三个必查”,推进司法责任制落实。2022年以来,共对21件案件启动听证审查。涵养“兴趣+文化”内涵。建设“检察书屋、兴趣小组、云课堂”三个学习载体,搭建“办案竞赛、岗位练兵、导师带新人”三个实践平台,实现检察干警业务有提升、文化有熏陶、素能有进步。每年向干警赠送廉政春联,开展廉政谈话;定期组织干警创作文化作品,使党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检察官一线考察实践走访,推动保护零陵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