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坚持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英勇顽强、舍生忘死,完成了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彰显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在这场伟大而不屈的战争中,株洲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积极生产、踊跃捐献、报名参军、拥军优属等方式,为抗美援朝作出了积极贡献,“抗美援朝中的株洲贡献”不能忘却。
“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号,悍然武装干涉朝鲜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开到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侵朝联合国军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和图们江,出动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
朝鲜战场上指挥作战的杨得志(右一)。1951年2月,杨得志率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奔赴抗美援朝第一线,参加第五次战役。1954年11月至1955年3月,杨得志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
1950年9月28日,毛泽东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志愿军入朝后,党领导全国人民迅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抗美援朝是一场保卫祖国、维护世界和平的正义战争,是一场赢得中、朝人民自尊自信的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
株洲人民:万众一心,保家卫国
1950年下半年,株洲人民迅速开展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和“爱国增产捐献”运动,捐献慰问金,支援朝鲜。
1951年4月,株洲抗美援朝分会成立,先后5次召开控诉大会和4次游行示威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并开展拥护世界和平理事会宣言的签名运动。6月29日,株洲召开抗美援朝代表会议,号召全市各阶层人民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和捐款运动,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会后,在工厂职工群众中掀起了生产竞赛热潮;在工商界中开展稳定物价、提高纳税活动;在农村开展爱国增产运动。
9月初,志愿军归国代表柴川若、宋训令分别来到株洲市、醴陵县报告朝鲜战场形势和志愿军浴血奋战英勇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人民,株洲抗美援朝运动迅速推向高潮。
1951年5月1日,醴陵县各界人民万余人举行抗美援朝运动五一大示威游行,声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为了响应抗美援朝总会发出的向志愿军捐献飞机大炮的号召,株洲地区各界人民尽其所有踊跃捐献,其中株洲市在短短的时间内超额完成了捐献一架飞机和一门大炮的任务,并于1952年春节期间,为慰问“最可爱的人”,向志愿军寄去慰问袋180个,慰问信1380多封,图书杂志1.9682万本,以及军用布鞋、袜子、手巾、香皂、牙刷等日用品,捐献资金28.8万元。
醴陵县至1953年6月,共捐献17.129万元(按1955年新币计算),稻谷59.4万公斤。攸县共捐款19.2亿元(旧币),可购飞机一架、大炮20门。茶陵县共捐款17.7436万元(新币),用于购买“茶陵人民号”战斗机1架。酃县共捐献1218.82元,金耳环6对,金戒指16只,银元138块,稻谷4.74万公斤,超额完成购买一门“酃县号大炮”的捐献任务。
693名株洲好男儿血洒疆场
志愿军司令员杨得志、副司令员宋时轮、空军副司令员段苏权、工兵指挥所司令员兼东北军区工兵司令员谭善和等株洲籍高级将领,先后率部入朝作战,取得辉煌战绩。
在3年抗美援朝运动期间,株洲地区从机关到学校,从城市到农村,到处涌现出母送子、妻送夫参军参战的动人情景。
据不完全统计,株洲地区共有一万余名优秀青年赴一线参战,693名好男儿血洒疆场光荣牺牲,其中牺牲级别最高的将领是志愿军六十七军二〇〇师师长李雪瑞,1952年在朝鲜藏财洞指挥作战时牺牲。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其英雄壮举永载史册!
1951年8月18日,中共株洲市委、市人民政府领导与志愿军归国代表柴川若(前排右一)合影。
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为大力培育制造名城、加快建设幸福株洲,努力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