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泸溪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强化对人才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做好“三个一批”,引导人才厚植爱党报国情怀、矢志敬业奉献,不断夯实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
联系帮带一批,凝聚人才向心力
领导干部带头联。下发《泸溪县党委(党组)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每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服务2-3名专家人才,各单位党员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本单位、本行业系统专家人才全覆盖,通过双向约谈、调研座谈、走访慰问等形式,及时了解人才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听取工作意见建议,畅通人才发声渠道。全县先后召开优秀人才座谈会、企业家座谈会、文艺工作者座谈会等各类专家人才座谈会20余次,解决人才配偶随迁、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127个,采纳合理化建议39条。组织部门主动联。建立联系服务专家人才会商机制,将全员联专家人才纳入县委组织部“六联六促”工作内容,当好人才“娘家人”。每月通过电话、微信或深入生产工作一线调研面谈等形式,为专家人才提供政策咨询、事务代办等个性化服务,加强思想沟通,增进感情交流,引导人才把牢思想之舵、夯实信念之基。通过组工干部帮带联系,先后28名引进人才、选调生成长为单位业务骨干、走上领导岗位。专家导师结对联。大力实施青蓝结对、师带徒工程,加大导师帮带力度。为每名新进人才指定1名政治品行好、工作能力强的业务骨干作为入门导师,帮助他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同时,利用“揭榜挂帅”、科技专家团、专家工作站(室)等平台,鼓励专家人才与本土青年人才建立师徒带培关系,先后培养本土名医、名师、名家、工匠等骨干人才187人。
培养吸纳一批,提升人才战斗力
建立党员人才“双向培养”机制。将人才库建成发展党员“蓄水池”,加大从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力度,强化教育引导、跟踪培养,确保发展对象入党动机纯洁、政治立场坚定。在加强党员党性教育的同时,注重岗位专业技能提升,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岗、党员先锋号、党员示范片,鼓励党员争先创优、成长成才。近年来,先后从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62人,涌现出省基层名中医曹孟、特级教师莫顺清、武陵人才李华君、向文改等一批党员骨干人才,实现“重要岗位有党员、主要骨干是党员、关键时刻见党员”。建立青年人才蹲苗锻炼机制。下发《泸溪县“乡村育才聚才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每年从县直单位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蹲苗锻炼,并将每年新招录(聘)的乡镇公务员或事业站所工作人员,安排到村担任乡村振兴联络员。常态化选派优秀青年人才到乡镇、企业及发达地区挂职、任职,畅通人才交流成才渠道。先后选派14名专业型人才到企业挂职任职,159名县直青年干部到乡镇蹲苗锻炼,83名优秀人才到章丘、株洲、长沙等发达地区挂职交流。建立干部人才研修培训机制。精心制定全县干部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纳入县委党校主体班学习内容,先后举办科级干部、中青年干部、党外干部、科技特派员、“爱国·奋斗”知识分子、新进人才等各类干部人才培训班29期次,结合干部能力提升年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课堂教+现场学”等形式,加强国情省情州情县情研修,引导各类人才提升政治素养、筑牢思想根基、激发爱国热情,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新时代。
表彰推介一批,激发人才服务力
加大表彰激励。结合教师节、医师节、青年节、劳动节、科技工作者日等重大节日及重要时间节点,表彰奖励一批劳模工匠、优秀教师、最美医师、优秀企业家、先进工作者等各领域优秀人才,大力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增强广大专家人才的荣誉感、自豪感和使命感。2022年以来,全县共表彰各类优秀人才518人,树立了鲜明的爱才敬才导向。注重搭梯设台。完善专家人才参政议政机制,加大从优秀人才中推荐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力度,符自葵、张春雨、王晚莲等8名优秀人才先后被推荐为省“两代表一委员”。建立专家人才决策智库,定期邀请专家人才代表列席党委、政府有关会议,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强化典型选树。依托泸溪党建、泸溪融媒等媒体平台,设立人才专栏、人才专刊,加大对优秀专家人才及团队典型事迹、高尚品德和科学精神的宣传报道,展示专家人才风采。并积极向上级媒体、部门推介优秀人才先进事迹及人才引育经验做法,35名优秀人才先后获评全国“人民最满意的公务员”、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2022年,该县被评为全省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先进县,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等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湖南金昊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评湘西州首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