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历史的石板幽巷,沿街叫卖的农家小食,依次排列的米市、茶坊、酒肆、木雕馆、湘南剪纸古韵十足……连日来,郴州市北湖区“未来小埠 1423耕读市集”热闹开市,给游客带来了沉浸式的“童趣”体验,这是北湖区探索未来教育、亲子陪伴、自然研学、耕读传承等文教体旅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也是保和瑶族乡小埠古村成功“唤醒”的一个缩影。
古村焕新迎“蝶变”
今年来,北湖区实施乡村振兴“唤醒老屋”行动,通过政府引导、镇村组织、市场运作的运作模式,摸底可流转租赁的闲置房屋近1170栋,引导人才返乡创业就业,激活传统民居生命力,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乡村发展,美丽经济的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小埠古村保护提质项目是小埠生态文旅城项目的子项目之一。今年,通过对小埠片区文化的深挖,结合远恒佳教育公园的研学路线,古村核心区域最终以耕读文化为元素,以古街集市为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近两年,小埠村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以省、市、区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恢复耕地320余亩。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通过修旧如旧、河道治理、补绿种新等方式推进古村提质改造,并融合耕读文化,打造以文化+教育+体育+旅游+农业+商业为发展定位,实现乡村振兴新模式。
同时,小埠村还积极开展自建房安全大排查,及时拆危拆旧3200余㎡、修建排污管道、卫生月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村庄“颜值”等工作。
“墙面刷了,旱厕改了,家家通了水泥路,户户门前有花草,还建了文化广场,晚上出门有路灯,村里到处都有摄像头,环境好了,我们住得舒服,心里也舒坦。”一番话道出了小埠村村民的共同心声。
聚才引智促“发展”
拥有50 多栋明清古民居的小埠村隐于绿水青山之中。这里曾是湘入粤“九十里官道 ”和“西京古道 ”的必经之路,却也曾遇到“发展动能不足”问题。
为此,北湖区制定了《关于实施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在小埠村成立乡贤理事会,建设乡贤馆,引导更多从小埠村走出去的成功人士反哺家乡,招商引资、建设小埠。
“80后”云南小伙方杰是北湖区小埠村小埠大院综合文化体验园创始人,他在保留古村元素基础上,利用村里旧砖瓦对老屋进行改造。
“在老屋原有风貌上,融入国潮元素,院内引入了餐饮、农产品超市、汉服馆、乡村书屋、民宿等多种新型业态,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景点。”方杰说,小埠大院平均每天接待游客1000余人,给古村增添了活力。
同样作为小埠“新村民”的唐慧夫妇,他们看准了果园产业,与小埠农科所果树研究基地合作开发了集果蔬采摘、科普、餐饮于一体的休闲农业,每年4月到10月,小水果不间断上市,吸引了不少游客打卡采摘体验。
现在小埠村引入“新村民”200余人,涵盖职业经理人、教师、体育教练、设计师、园艺师、厨师等。2022年,当地居民人均收入突破2.9万元,增长超过5%,村集体收入22.3万元,同比增长150%。
文明新风留“人心”
为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深耕厚培村民文明基因,小埠村将文明积分制工作纳入村规民约中,在“小埠文明积分超市”以“德”换“得”,将文明积分的价值转化为村民生活的必需品,也备受村民好评。
小埠村坚持基层党建引领,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引导支部进一步完善、落实村规民约,不断提升村庄治理水平,通过设立人居环境文明积分展示栏、“红黑榜”、评选年度先进树典型,不定期开设文明礼仪课等活动,让村民们在相互争先中共同提高自身修养。
“拿着这些奖品回家,见到邻里乡亲,感觉很开心、很有面子!”小埠村星级文明户匡生树表示,这不仅使他在物质上得到了实惠,更在精神上受到了鼓舞。
小埠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精品村,入选2022年度湖南“十佳”村规民约。
跨越600年历史,小埠古村在守望与眺望之间,寻觅着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在保护与发展路上不断焕发生机,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支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