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县: “一线工作法”引导人才下沉助力乡村振兴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3-08-24 17:52

近年来,凤凰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着力实施科技人才下沉、人才对口帮扶、产学研用合作三大工程,鼓励和引导优秀人才到一线贡献才智,建功立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科技人才下沉一线、精准服务、按需分配,变“粗放指导”为“精准帮扶”。针对农村产业发展缺乏科技人才、自我“造血”功能不足,采取驻村蹲点、搭建对接平台、培育产业项目等方式,选派165名省内外知名科技专家组成的25支科技服务小分队,进驻全县17个乡镇254个村开展“点穴式”科技帮扶。2022年来,整合各类科技人才开展各类培训42场次,培育专技骨干2100多人,培训农民4.5万人,累计认证新型职业农民1005名。引进“锦绣X潇湘”“韶辉X旭东”“农桑14”等12个蚕桑新品种,自主研发了翡翠香果、合仙一号2种新品种水果。推行科技人才“订单式”服务,引导村“两委”干部根据实际需求通过微信群、电话沟通等方式在线“下单”,专家团队与科技特派员及时“接单”提供科技服务,2022年以来解决群众农业生产技术难题710余个。凝聚科技人才智慧和力量,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物资发放和“一对一”科技指导和服务工作。2022年以来,发放各类科普资料3000余份(册),实施义诊活动300人次,发放健康资料950份,免费赠送药物150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人才对口帮扶一线、无缝培养、结对帮带,变“上热下冷”为“无缝衔接”。为破解城乡发展难题,从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局、县科工信局、县林业局等部门选派50多名优秀人才组建“流动讲师团”,到乡镇、村(社区)开展技术帮扶。推行“党支部+人才+企业”抱团发展助振兴“篱笆桩”模式,建立完善干部人才帮扶协作工作机制,选派611名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和183名新录用干部驻村,围绕猕猴桃、荞麦、蚕桑、中药材、马铃薯、畜草、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帮扶,加快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增强县域特色产业“造血”功能。坚持分层次分类培养,通过开办“田间课堂”“宣讲课堂”“板凳课堂”等,采取“理论讲解+现场指导+互动提问+解决问题”的模式,以现场教学的方式增强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增强与农村实用人才的沟通互动,满足农村实用人才在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需要,实现培育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良好效应。

产学研用合作到一线,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变“科研成果”为“经济效益”。建立产研学用合作“智库”,引进高层次人才52人,与省农科院、湖南农大等高校科研院所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县校深度合作,充分发挥人才、技术、平台等优势,在科研示范基地建设、远程科技服务平台搭建、低镉水稻试验、乡土人才培训、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培养出符合现代制造业发展需要的可塑性强的应用型人才。以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退伍军人、“凤凰籍”乡贤等群体为重点,大力实施“人才回引”,吸引350多名凤凰籍在外优秀人才,带资金、带技术、带经验“衔泥归巢”,发展雪茶、辣椒、茶叶、蘑菇、黄牛、猕猴桃等产业,成功孵化了周生堂、小草手工、蜡的世界等40家返乡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2017年被评为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省级示范基地。实现了“人才回归、资金回流、产业回乡”。支持创新团队发展,提高成果转化。积极打造科技专家服务团示范基地,培养示范基地等产研学用基地30个,挂牌10个,参与或指导申报实施项目10多个等。开展产业技术研发与攻关30多项,研发产品20多项。引进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20多项,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三链融合。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