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县:建强三支队伍 激活乡村振兴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3-08-23 20:57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今年以来,古丈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立足县域高质量发展需求,把人才振兴放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大力实施“头雁”“鸿雁”“雏雁”三大工程,着力“三支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实施“头雁”提质工程,建强乡村振兴“主力军”。该县聚焦培育忠诚、干净、担当的红色“领头雁”,打造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一是多维培训“育”。依托县镇党校、远程教育、网络在线等阵地,采取集中培训、分期轮训、外出学习等方式,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驻村干部进行全员轮训,持续提升农村干部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目前,先后举办了“光大集团古丈县基层干部乡村振兴培训班”“宁乡市对口帮扶古丈县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等培训班次,同时组织参加“全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视频培训班”,全县535名村(社区)“两委”干部和308名驻村干部参加培训。二是落实机制“管”。培优建强村干部队伍,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村组干部任职资格联审、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等制度,开展村(社区)班子届中调研分析,强化结果运用,推动村党组织带头人担当尽责。该县印发了《古丈县村(社区)干部管理考核办法(暂行)》,县镇两级均对全县103个村的党组织书记建立了“个人档案”。三是搭建平台“用”。鼓励村党组织带头人兼任村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积极推荐政治素质高、参政议政能力强、业绩突出的村党组织带头人参选“两代表一委员”,激活干事创业“动力源”,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雁阵效应”。目前全县103名村党组织书记中,有全国人大代表1人、省人大代表1人。

实施“鸿雁”提效工程,建强乡村振兴“生力军”。该县立足农业资源禀赋、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培育多面性“鸿雁”。一是坚持“请进来”指导。紧扣农村技术人才建设需要,把茶叶、油茶、粮食等种植专家和畜牧养殖专家“请进来”,通过专题讲座、现场培训、入户指导、技术合作等形式,培育一批“技能型”乡土人才。今年以来,邀请有关专家现场开展茶叶、油茶、山地粮食、食用菌、辣椒、中药材、水果种植等实用技术讲座30余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培养农村实用人才5500多人次,带动“土专家”“田秀才”2180多人参与产业发展,创办或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625家。二是坚持“走出去”学习。积极探索“人才+项目”、“人才+产业”、“人才+课题”等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选派村组干部、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等乡土人才“走出去”,到西湖、贵阳、宁乡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开拓视野、提升技能。截止目前,共组织600余名乡土人才外出考察学习10次,催生“培育一个人才、兴起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的链式反应。三是发挥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围绕现代特色产业发展需求,鼓励支持全县133名科技特派员和18名“三区人才”深入产业基地,开设“田间课堂”对农户进行全过程技术指导服务,大力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等“鸿雁”。目前全县共有乡村振兴“鸿雁”2180余人,涵盖茶叶、油茶、食用菌、中药材、养殖、粮食种植等现代特色农业产业。

实施“雏雁”提能工程,建强乡村振兴“后备军”。该县坚持把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大力培育上下功夫。一是拓宽选拔渠道。按照德才兼备要求,注重从退役军人中“挑”、从产业大户中“选”、从高校毕业生中“请”,从在外务工或经商人员中“聘”,精准化识别、常态化管理,建立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储备库”。截至目前,全县共储备村级后备干部263人,其中35岁以下218人,大专以上学历175人。二是推行结对帮带。从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等县直机关和乡镇优秀党员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中“聘请”300余名导师,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结对帮带村级后备干部,从工作、思想、作风等方面教方法、传经验、理思路,提升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同时推行县级领导联镇制,并配备一名联络员,县级领导带队不定期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走访,“传道授业解惑”,缩短后备干部成长周期。三是注重一线练兵。开展多岗位锻炼,安排村级后备干部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纠纷调处等“吃劲”岗位上实践锻炼,列席村“两委”会议,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和日常工作,着力锻造一支懂农业、知农村、爱农民的乡村发展青年“后备军”。经过“练兵”,一大批“后备军”成为红色“领头雁”,像今年35岁的岩头寨镇蒿根村张敏经过“练兵”,已于2022年8月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岗位。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