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县毛田镇南冲村地处湘、鄂边界,全村总面积14.5平方公里,辖47个村民小组,共有1544户、4864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庄,也是铁山水库水资源保护库区村。近年来,该村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探索“四多四好”工作法,推动乡村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一幅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的乡村振兴新时代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多走几步,察好民情。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南冲村以“五到五促”、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为抓手,村“两委”成员带头走好乡村路,办好群众事,用脚步丈量民情,以行动服务民生。一是走进每一户群众灶头。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要求,全面推行“113”工作模式,每名村干部对所联系户一年内入户走访不少于1次,对低保五保户、重病重残户、易返贫致贫户、空巢老人户、留守儿童户、烈属军属户六类重点对象每季度走访1次,做到村里人员底数清、重点事情清、群众需求清。2021年以来,全村共开展入户走访8轮,走访3000余人次,梳理民心民情信息130条。二是走遍每一处田间地头。作为铁山库区“两保”工作的主阵地,南冲村把山林水田湖一体化保护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最重大的民生工程,全村12000余亩山林、1300余亩水田都留下了村干部的足迹。近年来,该村没有发生一起较大以上森林火灾,确保了一泓清水入库。三是走在每一个问题前头。始终坚持“工作走在问题前面”的理念,走出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每名村干部联系村民200户以上,一年至少上门三次,群众诉求做到第一时间回应,矛盾纠纷做到第一时间化解,遏制大操大办、禁炮限塑等工作走在全镇前列。
多写几行,记好民事。村级是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只有做到与党同向同行、与民同心同力、与时同步同频,才能当好党的政策的宣传者、群众利益的维护者、社会和谐的促进者。一是坚持记好“上层声音”。凡上级重大会议,必传达学习;凡上级决策部署,必贯彻落实;凡上级重要活动,必扎实开展,并认真做好记录,分类归档。健全村级会议记录制度,做到记录范围规范、记录内容规范,以会议记录规范带动整体工作规范。二是坚持记好民事日记。村支部书记杨深南自己设计一套《南冲村工作日记本》,坚持带头做好工作日志,详细记录会议精神、日常工作、工作思路等情况。村干部做好走访工作记录,全面摸清家庭现状、收入来源、实际困难等情况,并建立走访信息台账,达到“画像”标准。坚持一季一检查、半年一讲评,确保入户走访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同时,对反映的民情问题,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记录在案,密切跟踪,加快解决。三是坚持记好管理台账。按照工作性质、工作要求、工作实际,科学分类创新性制定村级管理各项台账,创新推出山塘摸底台账、路灯管理台账、卫生评比台账,实现有时间、有地点、有图片、有情况、有责任人“五有”目标,做到了账表相符、账证相符、账实相符。
多问几句,用好民意。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南冲村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着力打通服务群众的堵点,破解制约发展的难点,解决基层治理的弱点。一是问民生之需。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2022年,村干部李鹏主在上门走访时,得知新屋组村民刘英豪种植的5亩西瓜找不到销路,不尽快出手就会血本无归。村“两委”成员发挥各自人脉资源优势,帮其销售西瓜6000余斤,坚定了刘英豪种植西瓜的信心,今年他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0亩。二是问发展之计。常态化开展党员组长会、村民代表会、乡贤座谈会,共谋发展之路,共商发展大计。今年的“七一”座谈会上,杨海平等老党员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种植的建议,村支两委虚心接受、认真采纳,通过咨询专家、外出考察、上门洽谈等方式,拟发展高粱、中药材等产业。三是问治理之策。南冲村由4个自然村合并而来,人口增加了,管理难度随之加大。村支两委与知名乡友商量,与老党员研究,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实行网格化管理,将全村47个组划分为16个网格。网格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在人居环境整治、耕地保护、纠纷化解、安全监测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多做几件,护好民生。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南冲村坚持从群众急难愁盼入手,把“操心事”变成“放心事”,把“烦心事”变成“舒心事”。一是推进基础设施工程。全村所有村级主干道全部实现绿化、油化、亮化,硬化断头路200米,维修山塘8口、护砌维护河流港墈3000余米,大大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推进就业创业工程。争取乡村振兴资金20万元建设振兴洗车行,设置公益性岗位18个,解决部分劳动力就业。先后引进黄桃120亩、金盆柚200亩,八斗安置点艾叶加工车间1个,解决劳动力就业22人,人均增收8000元。三是推进公共服务工程。打造八斗片桥丘组亮点屋场,修建三角坪休闲广场,绘制长廊画墙。配备各类健身器械和活动室,经常性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