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桃源县扎实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通过上党课、观影片、搞实践,有效推动了党员组织生活走深走实,进一步融洽了“鱼水之情”,架起一座党群“连心桥”。
“点穴式”授课凝聚思想共识。在主题选择上紧紧扣住基层党员先进事迹、基层工作客观实际和基层发展路径探讨,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提倡“泥土气息”,进行“点穴式”授课。舞台交给大家。要求党员领导示范讲、鼓励先进典型带头讲、号召普通党员轮流讲,把“话筒”递给基层普通党员,将党员学习从“幕后”推到“台前”,让广大党员一起想、一起说、一起听,集百家之所长,形成“身边人说身边事道身边理”的良好氛围。目前,全县各级党组织累计4000余名党员参与“‘声’入群众,‘理’动人心”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活动。党课搬到现场。打破传统授课模式,让党课飞到企业车间、田间地头、安置小区、产业基地等,充分结合理论学习和现场观摩,让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易吸收。县关工委在“七一”期间开展了“寻访老党员听他讲故事”活动,3位青少年在活动现场通过网络视频与党员爷爷连线,听他们讲自己参军、入党、打仗的故事。主题围绕发展。把“乡村振兴”“耕地保护”“安全生产”“经济建设”“农技知识”“基层治理”等内容融入其中,让授课内容接地气、有生气、冒热气,让听课之人感兴趣、听得懂、学得会。如木塘垸镇孔家河村通过“幸福屋场 共商共享”探索安置小区治理模式。“田间说‘稻’”网络直播活动,助力广大农民增产增收。
“沉浸式”观影拓宽发展思路。以“观影强党性、观影聚人心、观影促发展”为核心目标,不断丰富视频种类,推动党员教育入脑入心、助力党员打开视野,投身高质量发展的奋斗之路。必修+选修。建立“党员教育片”资源库,依托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红星云“学习园地”等平台储备了各类优质短视频和教育片100余部,将党的创新理论讲解、党史学习教育、《党课开讲啦》《镜鉴》等列为必看类,网上搜集农业种养技术、基层治理模式典型案例等作为选看类,让观影学习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自荐+推荐。县委组织部选取二十大代表邱宝珠、农技专家江克平、逆行司机龙兵等党员的先进事迹和东门桥村“双网共治”基层治理新模式等典型案例,制作出“微视频”4部。鼓励全县各级党组织紧扣时政热门、围绕身边好人好事自制短视频、微党课上报县委组织部,每月底在发布“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提示时择优进行推送,目前已精选《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斗青春征程绽放绚丽之花》等基层优秀“微党课”线上展播,推动全县4万余名党员全覆盖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现场式”服务打通“最后一米”。大力开展“党群一家亲”微服务活动,把实践活动与中心重点工作有效结合,主动与“发展六仗”同频共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县级领导带头示范。结合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工作精神,县级领导带头下基层、走一线,深入寻常百姓家、走进园区企业中,“望、闻、问、切”号脉诊病根、抓药断源头。据统计,收集到与群众、企业息息相关的各类问题770条,已经解决391条,正在解决中的379条。行业组织齐头并进。近1000个教育、医疗、物流等行业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结合专业技能服务群众上下真功,让党员形象“亮起来”、志愿服务“优起来”、百姓口碑“好起来”。如教育行业开展了“家校共建 同筑未来”家访调研活动,医疗行业开展了“乡村振兴 健康先行”基层义诊志愿服务活动。乡村党员闻令而动。413个村(社区)党组织通过“围炉谈心”“乡村夜话”“党员五个到户”等形式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人居环境整治,宣传野生蘑菇知识、防溺水和森林防火、为老年人进行养老认证,等等。通过“敲门行动”引导广大群众学会用好“三长制”功能模块,实现网上点单、线下服务的“P2P”模式。截至目前,全县群众共“点单”各类问题诉求33万余条,全部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