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丨聚焦“一老一小”推动“三长制”工作走深走实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3-09-21 17:12

今年以来,南县中鱼口镇以百姓所思所盼为努力方向,以常态化关爱服务“一老一小”为重要抓手,构建起片长统筹、组长协调、邻长主抓的“三长”服务“一老一小”的保障格局,不断提升“邻聚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

多元联动“聚合力”,建起“一老一小”根据地

建立服务综合网。整合未成年人保护站、养老服务中心、社工站等资源,指导15个村(社区)建立“一老一小”综合关爱服务中心,由党组织书记担任服务中心负责人,并发挥“片-组-邻”三长制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组建一支由村居民代表、妇联执委、离任村干部等不同力量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建立“村居民代表关爱‘一老一小’”微信群,进一步明确村居民代表的服务对象及服务方式。

建立沟通联络制。以党建网格为基础,村居民代表就近就便联系5-10户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对重点联系户每周上门走访不少于1次,对所联系户每个月上门走访不少于2次,采取“日常走访+听需服务”方式,村居民代表围绕民情信息、突发事件、健康宣传、课业辅导等方面,当好宣传员、收集员、应急员、辅导员。例如,中鱼口镇同湖村根据“就近、就亲”的原则,从70名村居民代表中推选出39名村居民代表对全村196位留守老人、27名留守儿童进行帮扶关爱。

建立关爱根据地。在各村村部设置“妇女儿童之家”,同时挑选一些交通便利、场地合适的村居民代表的家里设置为“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结合常态化关爱“一老一小”开展服务活动,例如组织留守儿童在“妇女儿童之家”阅览图书、课后学习,组织留守老人在“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下象棋、跳广场舞。通过统筹整合镇内教育、妇联、团委、残联等部门资源,到村入户开展宣传帮扶等活动,打造室内室外服务根据地。

清单入户“提效力”,服务“一老一小”真需求

摸排关爱对象,收集“需求清单”。组织对全村老年人、留守儿童,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的原则,采取入户走访、电话询问和微信视频等多种方式针对生活情况、年龄结构、性别、服务需求等,开展“拉网式”逐户核实,制定关爱需求清单,逐户逐人建立服务台账,有针对性解决实际困难。在中鱼口镇同湖村,通过摸排,97名老人需上户看望、帮助人社信息认证、代购代买等生活上的服务;17名留守儿童需要健康知识宣讲,5人需要安全知识提示,4人需要课业辅导及时刻的安全提醒,1人需要课业辅导。

实施帮助计划,列出“服务清单”。村居民代表根据“需求清单”从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着手,实行一对一上门服务。通过帮助留守老人打扫卫生、洗头发、整理家务、代购代买、送餐、助农,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开展知识宣讲、留心照看等服务,逐项逐件补齐他们生产生活中的需求,不断增强老、小群体服务力度。

定期走访反馈,收集“问题清单”。重点关注特殊时间、特殊天气、特殊人群,通过“敲门行动”方式,组织村居民代表加强与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家庭的经常性联系与服务,收集记录“一老一小”的急难愁盼问题,并将村居民代表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汇总成“问题清单”,上报到关爱服务中心、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帮助群众实现“零困扰”。截至目前,中鱼口镇聚焦“一老一小”共收集到反馈问题72条,村(社区)级解决54条,上报镇级18条。

激励落实“添动力”,筑牢“一老一小”幸福网

形成督导机制,定期开展考核评比。建立“周报月晒季评年考”考核模式,对各村居民代表履职情况全面记录,并在年终考核时,对履职到位、表现优秀的村居民代表,镇村两级适当予以表彰奖励,优先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对不胜任不称职或长期在外务工经商等难以正常履职等不适宜继续担任村居民代表的,实行动态调整。

完善保障措施,大胆探索积分制度。鼓励各村(社区)制定“激励回馈”方案,各村(社区)推行“积分制”,依据村居民代表履职情况,进行积分存取。例如同湖村探索积分兑换机制,通过建立“一老一小”积分档案,实施积分动态管理,同时该村与当地商超进行合作,代表通过开展服务获得的积分券可到定点超市兑换商品。截至8月底,同湖村累计产生服务积分1198分,发放积分购物券31张。

发挥示范引领,夯实关爱服务基础。每月收集村居民代表服务群众事例,对表现优秀、群众满意度高的村居民代表,乡镇党委通过简报方式发布履职典型事例,向全镇各村(社区)网格进行推送,形成向优秀看齐、向典型学习的宣传氛围。截至当前,中鱼口镇共对8名表现优秀的村居民代表履职事例进行发布宣传。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