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芙蓉区韭菜园街道以“党建聚合力工程”为统揽,以片长、组长、邻长“三长制”工作为抓手,着力破解当前群众诉求响应不快、基层组织治理不精、关键环节畅通不够等问题,进一步健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切实打通高效化的联系、精细化的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抓源头,强队伍。着眼居民代表队伍结构不优、队伍不精、覆盖不够的问题,以原有的“四级网格”为基础,系统推进基层治理组织体系优化升级。“三个载体”建架构。以开展“芙融万家”行动为契机,精细社区治理,联动“芙蓉先锋共同体”单位,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依托“芙蓉夜话”民主议事平台,“话”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完善“社区—片长—组长—邻长—居民”五级架构,因地制宜、科学划分43片区、174组,按照每名居民代表联系服务7—15户居民的原则,做到“户户有人联,事事有人管”。“三个一批”选代表。优中选优留任一批,遵循“五选五不选”原则,考察原居民代表、楼栋长、单元负责人的服务能力、个人表现、居民满意度,按照常住居民优先,个人自荐、居民推荐、驻辖单位选荐的形式,推选出一批热心公益和社区治理工作的居民代表。动态管理筛选一批,将队伍中不是常驻居民、不能正常履职的人员及时劝辞并补充新的接替人选。着眼党员补充一批,发挥“省委驻地”优势和社区党组织凝聚力,在社区直管党员中推选出一批素质高、品行好、作风优、口碑佳的党员干部成为居民代表。积极发动省委办公厅、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国防科工局等相关单位的退休领导担任居民代表,“三长”队伍质量不断提升。通过前期全面发动和摸排,劝辞10余人,新增400余人,现共有居民代表933名,35岁以下180名,硕士及以上学历11人。“三张清单”明责任。筑牢责任链条,厘清居民代表联系服务、激励奖励“政策清单”,落实“任务清单”,抓实急难愁盼“问题清单”,确保在联系服务居民群众工作不断档、服务不落空。
抓履职、促提升。通过厘清代表职责、公开代表身份、抓实代表培训,切实发挥好“三长”听民意、察民情、连民心、解民忧的作用。明确“四员职责”。当好政策宣传员,发放安全防范、健康教育、便民生活等资料64次,开展国防教育、廉洁文化宣传等17次。当好民情联络员,定期走访群众,收集并反馈社情民意。开展256名独居、空巢、失能、重残特殊群体常态化探访服务,实现特殊群体月走访,其他群体季度走访。当好安全“防护员”,在配合社区开展计划检查的基础上,紧盯隐患区域、密集场所、高层建筑消防等隐患整改1320余次。针对辖区老年人多、安全意识弱的特点,开展反电诈、禁毒、法律专题培训,不断提升辖区群众安全防护意识。当好文明“示范员”,积极引导辖区24家省市直单位志愿服务队主动参与到社区理论宣讲、垃圾分类等重点志愿服务项目中来。细化联系举措。分片区公示“居民代表组织体系架构”,在楼栋单元公示片长、网格员、居民代表“联系卡”,让居民群众“平时看得见、有事找得着”。统一印制居民代表工作证及名片,实现一人一证、持证上岗。发放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记录手册,及时掌握居民群众的生活情况和实际诉求。“一个居民代表一个群”建立小区居民微信群网络,做到平常时刻信息发布、紧急时刻快速响应。加强业务培训。做实居民代表交流培训,不断提升居民代表服务水平。通过省委组织部专题调研一轮、社区书记专业辅导一轮、业务部门专项指导一轮、居民代表专门宣讲一轮,系统性针对性地解决居民代表“怎么干、干什么、如何干”的问题。目前,已开展各项培训6次。
抓激励、提干劲。完善居民代表激励机制,制定日常优惠、人文关怀、物质奖励、荣誉表彰、优先推荐五类措施。用好考核激励。对优秀代表进行季度奖励、年度表彰,不断提升居民代表履职积极性。实施积分兑换米、油等生活物资或日常优惠类的其他服务,实现以小积分“兑”出大动能。联动多方支持。联动省委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等10余家省直单位,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长沙市分公司、湖南省未来智慧社区研究院等20余家“芙蓉先锋共同体”单位、优秀企业积极参与基层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在居民代表的激励措施方面给予支持,在特殊群体的帮扶经费给予支持,不断完善居民代表服务保障,增强代表履职积极性。发挥示范带动。注重成果转化,挖掘先进典型,充分利用宣传媒介,通过个人联户故事分享等方式,加大推广与带动,激励广大居民代表能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中来。目前,全街共评选优秀居民代表56位。街道示范先行,承办全区观摩交流活动,2位居民代表进行典型发言,4位居民代表被评为“最美居民代表”,典型事迹在全区宣传。
抓服务、聚民心。立足群众呼声和群众需要,围绕辖区机关单位多、老年人多、离休干部多、在职干部多的特点,制定医疗陪诊服务、民情收集反馈、便民生活服务、安全防范、青少年关怀、结对帮扶、心理疏导、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十大服务项目。走街串巷集民意。通过设立“居民代表接待日”等方式,定期集中收集民情民意;开展“敲门行动”等形式送上门做服务,面对面收集诉求。目前,已走访联系居民3320余次。多方合力解民忧。针对能够在社区解决的居民诉求,第一时间由工作人员出面解决。针对社区层面不能单独解决的问题,由社区召开居民议事会再次进行梳理解决。通过定期组织居民代表、物业、相关单位召开居民议事会方式,在老旧小区提质改造、邻里矛盾纠纷、电梯加装等方面,实现社区共管共治共享。做实“吹哨报到”机制,针对需要职能部门、街道协调解决的进行分类上报,以“芙蓉夜话”为载体,研究讨论社工服务、长者食堂、变更电梯、漏水维修、老年人活动场地等事宜,进一步了解居民的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居民服务的针对性。目前,已召开居民议事会28次,提供“微服务”件数437件,摸排问题310个。靠前服务惠民生。广泛开展“服务到家 未诉先办”行动,居民12345投诉量同比下降20%,满意率、解决率达93%以上。将联系服务群众与优化营商环境相结合,探索开展非公支部党员联商户、街道干部联企业等行动,切实打通企业服务“最后一米”,实现联系服务群众的范围更大、领域更宽、层次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