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县:深化近邻党建 激发自治活力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3-10-26 22:33

“村民代表是办实事的!还以为只是说说,没想到村里就把食堂开到了家门口……真是太方便了!”重阳节当天,湘阴县鹤龙湖镇联星村“长者食堂”正式对外开放,空巢老人颜勇红难掩内心喜悦。这是湘阴县村(居)民代表听民意、聚民智、惠民生的又一生动实践。

今年来,湘阴县推深做实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通过清单式“近邻”服务,推动养老、调解、文化等各类优质贴心服务在“家门口”集成,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推动“邻里守望”成为新风尚。

明确“谁来做”,近邻服务有方向。一把尺子选人。按照“走看问听帮”五步工作法要求,通过群众推荐、个人自荐、组织任命等方式,选配有政治素养、有群众基础、有热情、身体力行、常住在村的村(居)民担任代表。整合“五员”、党员志愿者等基层治理力量,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从“五老”人员、致富带头人、“两代表一委员”、新就业群体、退役军人中选配“三长”,从县直单位、乡镇干部中选派村(居)民代表。一张清单定岗。制定《湘阴县片组邻“三长制”工作岗位职责清单》,全县划定1088个网格,明确片长为网格长;组长为网格信息员、人民调解员;明确邻长政策法规宣传员、护林护田员、文明劝导员等具体职责,同时要求村级不摊派应由镇村干部履行的具体业务工作,为“邻长”履职明晰方向的同时,让“邻长”“轻装上阵”。一个公示亮责。依托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等“指尖阵地”,通过张贴“三长”信息公示图、发放告知书和“邻长联系卡”、入户走访等方式,把“邻长”的身份和职责“亮”出来,进一步增强代表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让村(居)民代表履职更有底气。

围绕“怎么做”,问题处置有闭环。搭建履职平台。搭建“线上+线下”村(居)民代表履职平台,实现沟通无障碍、意见收集“零距离”。利用村(居)民议事厅、村(居)民代表驿站、意见建议征集栏等,建立村(居)民代表服务群众工作站;组建“三长”微信群,“邻长”为群主,“组长”为监督员,5至15名户主为服务对象。推进常态化服务。定期发放政策清单、任务清单,建立“一周一走访、半月一宣讲、一月一会商”工作机制,以屋场会、民情恳谈会等形式推动察民情、听民意、释民惑、解民忧、聚民力常态长效,让群众在家门口说话有地方、诉求有回应、有事能解决。形成工作闭环。建立“县、乡、村、网格”四级微信畅通机制,按照“群众下单、代表接单、镇村办单、部门联单”,畅通群内反馈、代表登记、分层协调、协商解决的问题处置闭环,实行“13710”和“三色亮灯”办理机制,常规问题由乡街兜底协调解决,难点问题由县联席会议统筹,形成“收—交—办—督—结—评”工作闭环。今年来,线上办理日常事件486件,其中按时办结481件,督促办结群众政策服务162034件,群众反馈满意率100%。

聚焦“怎么管”,常态长效有抓手。细化考核清单。聚焦日常履职、群众评价、作风纪律,建立村(居)民代表履职考核评价细则,对村(居)民代表开展量化评价。每年开展一次村(居)民代表述职评议,通过月调度、季考核、年评定,激发村(居)民代表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强化培养教育。健全村(居)民代表县级示范、乡街带动、村社兜底三级培训体系。大力推进村(居)民代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每年拿出适量“农民大学生”招生计划,专门面向符合条件的优秀年轻村(居)民代表,并由县乡两级财政给予学费补助。优化正向激励。提出“四个优先”,对表现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村(居)民代表,优先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库、党员发展储备库跟踪培育;优先列入农业产业项目扶植;优先列入村级零星用工范围;优先参与镇村评先评优。同时,积极推荐优秀村(居)民代表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先进模范人选。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