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面对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社区治理压力,桂阳县积极探索“三联三共”党建引领城市小区治理新模式,把支部建到家门口、服务送到心坎上,有效提升了城市小区治理的整体效应。目前,该县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县,连续7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县”。
坚持联建共管,实现小区党建从“缺位失位”向“建好建强”转变。坚持组织联建共管,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小区治理优势,实现小区组织建设从“缺位失位”向“建好建强”转变。一是“双向延伸”筑牢小区治理体系。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将17个城市社区,划分为120个网格,推动组织触角向小区双向延伸,对小区直管党员在3人以上的,均成立建制性党支部;对党员人数不足,吸纳居住在小区但组织关系不在小区的党员,探索组建“兼合式”党组织,切实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小区里、党小组设在楼栋中,构建形成了“县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五级城市小区治理体系。目前,全县建立建制性或“兼合式”小区党支部133个,楼栋党小组489个,实现了党组织在小区全覆盖。三是“两张清单”配强小区支部书记。对各小区的直管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四类党员”进行全面摸底,列出小区党支部书记人选正负“两张清单”,按照有能力、有威望、有公心、有热情的“四有”标准,选优配强小区党支部书记,优先选拔小区居民中在任或离退休的党员领导干部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或第一书记。目前,全县共有9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24名离退休人员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占比约25%。三是“五项制度”倒逼责任落实。制定出台《桂阳县加强城市居民小区党组织建设实施细则(试行)》等“1+4”系列文件,健全县级、街道、小区三级党组织联议联建联考制度,明确将党建结对、党员小区报到等情况作为机关党组织党建考核的重要依据,在党员干部评先评优、推选中要先征求社区党组织意见,以强有力的制度执行倒逼责任落地落实。
坚持联办共抓,实现小区管理从“群龙无首”向“核心引领”转变。坚持联办共抓,建立小区党支部领导下的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小区自治组织的融合互动机制,实现小区管理从“群龙无首”向“核心引领”转变。一是实行“交叉任职”,组建红色物业。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物业行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打通服务壁垒,实行党支部成员与业委会成员交叉任职,健全完善小区居民公约、自治章程、小区物业管理规约等自治制度,打造了一批“党支部+物业+业主”为一体的红色物业小区治理品牌。目前,小区党支部书记与业委会主任一肩挑的35人,业委会主任是党员的54人,党员担任业委会委员的125人,打造了东塔社区四网格“善治红网、幸福满格”和八字塘社区翡翠湾小区创建“自治‘三个零’、居民都说行”、广厦小区“‘三治’同行建和美家园”等小区治理服务品牌。二是开展“双报到”,共建幸福小区。组织机关在职党员进小区“双报到”,实行机关党员干部单位、小区“双管理”机制,以“小区吹哨、部门报到”为抓手,推动机关与街道小区的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7500余名机关在职党员主动进社区进网格回小区报道,积极参与小区管理服务和疫情防控,累计服务群众30余万人次,帮助解决问题2万余件。三是强化“多方联动”,推动议事协商。建立街道党工委领导、社区党组织牵头、小区党组织具体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多方主体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并依托小区党群服务站搭建“周末议事会”“民情恳谈会”等议事协商平台,引导小区居民参与小区事务管理,共同商议小区党建共建、小区治理等重要事项,有效提升小区自治水平。目前,全县建立城市小区党支部44个,共化解了“小区停车难充电难、社会治安难、环卫管理难”等突出问题1200件,让居民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坚持联动共治,实现小区治理从“单打独斗”向“群策群力”转变。坚持关口前移,把服务资源下沉小区,上下联动、合力共治,实现小区治理从“单打独斗”向“群策群力”转变。一是推动机关资源下沉小区。单位列出资源清单、小区列出需求清单,双方共同协商确定年度项目清单,签订共驻共建协议,明确“四个一”目标任务。与街道小区共同实施一个共建项目,共同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共同组织一次走访慰问活动,开展一次政策法规宣讲等。全县12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深入相关社区对接,制定“三张清单”180余份、拟定“为民服务项目”近 20余个,初步形成了“社区派单、部门接单,党员带头、群众广泛参与”的群防群治良好局面。二是推动公共资源下沉小区。推动职能部门将工作力量、服务资源、资金支持主动进入小区,送服务上门,从过去等在“小区外”,改变为积极在“小区内”主动找问题。探索在小区建立“四点半课堂”“居家养老服务站”等贴心、暖心党建活动,把居民群众的“急难愁”解决在家门口。县电影公司推出的“公益电影周周映”活动成为群众茶余饭后的追捧;县司法局组建的“有‘司’说事”法律帮帮团,进小区开展公益咨询50余次,参与解决社区纠纷20余起;县就业服务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线上平台,将招聘搬进小区,解决求职就业600余人。三是推动社会资源下沉小区。整合社会资源,组建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开展邻里互助、文明劝导和“我为大家巡一夜、大家为我巡一年”等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良好氛围。目前,全县共组建200支志愿服务“先锋队”“ 服务队”,累计展开暧心志愿服务5000余场次,兑现“微心愿”1.2万余个,协助公安机关处置警情1354宗,协助化解矛盾纠纷185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