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洞口县以“产业发展年”为契机,积极打破乡村振兴人才“困局”,破解乡村人才“引不进、育不出、留不住”难题,激励各类人才在乡村广阔天地大展身手,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坚持向外招引,勤递“橄榄枝”
以爱才的诚意、识才的慧眼和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做大人才总量。组织重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认真履行“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将人才工作纳入基层党建述职内容,编制全县“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建立人才工作月报告制度,明确工作方向,掌握工作动态,促进人才工作提质增效。精准储才。通过洞籍人才摸底,建立“乡贤资源库”,探索组建“乡贤顾问团”“乡贤参事会”,形成“以才引才、以才聚才”的良性循环,目前库内摸底登记异地商协会6个,在外洞口籍企业家358人,在外洞口籍人才1072人。外出求才。以“乡土、乡情、乡愁”为纽带,积极开展“引老乡、回家乡、建故乡”活动,县委领导亲自带队赴江浙沪、惠州、昆山、长沙等发达地区开展湘商亲情恳谈会等,向在外乡贤展现洞口变化,诚邀在外乡贤回家乡建家乡。今年上半年,共引进湘商回归项目9个,投资新注册企业6家,196名优秀人才回乡创业。
坚持内生挖掘,搭好“黄金台”
以实战练兵的决心和毅力悉心“育秧”、用心“施肥”,持续盘活人才质量。聚焦校企合作。与湖南科技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治理、产业科技、园区发展、教育、乡村振兴、人才交流、决策咨询、电子商务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开展举办“好山好水有好物,用心用情促振兴”为主题的洞口县雪峰农特产品展销会暨人才招聘会等系列活动,24家本土企业参加展览,现场销售额达56万余元,努力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双赢”,打造“产学研”“政企校”“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新高地。聚焦本土培育。持续推进《洞口县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实施办法》,制定《洞口县2023年度培训计划》,采取村、镇、县三级协同方式,对乡土人才进行分类管理、实施分类分级培训。省林科院副院长陈永忠团队、省茶叶研究所银霞团队、省农业经济和农业区划所刘静波团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谷战英团队和市农科院李迪平团队等,已多次到洞口县对油茶、茶叶、柑橘、水稻和山苍子等产业开展科技指导。今年上半年,共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技能培训341次,覆盖人群达25916人次;举办电子商务师、计算机及外部设备调试员、形象设计师、中式面点师和网络创业等培训班56期,帮助726人实现了不同形式就业。聚焦就业发展。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鼓励城市人才下乡服务,与县内几所职业技术学校达成合作,采取半工半读模式,为企业招引人才,开展“春风行动”线上线下招聘会9场,提供就业岗位数8320个,接受政策咨询5000人次,4289名求职者参与,达成就业意向1430人,成功就业896人。
坚持优化环境,筑牢“温馨巢”
以容才之量和用才之艺对人才在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革除束缚人才施展才华的环境障碍,激发人才能量。优化引才政策。全面落实《桔城人才行动计划(试行)》六个方面26条措施,将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工程纳入全县“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布局,完善评价体系,对长期服务乡村的各类人才,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开辟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在住房、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提供服务保障。强化政治吸纳。积极开展党政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加强与洞口籍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联系,持续涵养“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持续推进“智汇潇湘·鸿雁之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诚邀高校学子走进家乡基层单位,感受家乡变化,服务家乡发展,提升广大学子家乡归属感和社会荣誉感。提升服务温度。每年安排800万元组织人才工程专项经费,足额保障人才待遇,整合社会工作和科技专家服务团人才资源,为每个社区配备一名以上专业社会工作者,选派184名专家教授服务村、企业,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开展高校人才政策宣传,人才交流服务,农机技能大比武,优秀企业家、优秀人才表彰奖励等活动,讲好人才故事,选树人才典型,大力营造“尊重人才、重视人才、关爱人才、支持人才”的浓厚氛围。